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特邀学者:朱良志、徐天进
参展艺术家:蔡小松、姜吉安、李华弌、李真、刘丹、邵帆、沈克龙、沈勤、史金淞、徐冰、叶永青、曾小俊
传统文人艺术是体现文人意识的艺术。文人意识具有人文和反“人文”的双重特性。文人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可称为人文艺术——一种体现出追求生命存在价值的艺术。而文人艺术又重视洞穿文明的繁文缛节、超越既定的成法定式。这双重特性,决定了文人艺术必然是自我的,非从属的,具有人文关怀,又超越凡常秩序。
亚洲艺术中心策划的此次当代文人艺术展,汇集十多位当今顶尖艺术家之新作。他们的创造均与传统文人艺术有某种联系,又立足自我直接的生命感悟。所使用之媒材是现代的,所创造之意象语言虽与传统有若隐若现之联系,也还是现代的,但其精神气质却与传统文人艺术一脉相通,所尝试传递的正是传统文人艺术所孜孜追求的亘古不变的生命存在价值。他们撷来几片顽石,带来一段枯木,营构心性中的灵屿瑶岛,从而枕其流,漱其石,说一段当下人的生命幽情,说一种智性中的空有幻无。这是一次以当代的语汇传递文人艺术永恒精神的展出。名其为“文人艺术”,宜也。
石乃永恒之物,而人惟具须臾之身,人与石“千秋如对”,油然而生对自我生命的怜惜,彰显出存在的困境,也获取超越此困境的动力。此次展出多有石的主题。蔡小松轻叩石壁而求寂寞之音,刘丹放大石罅而开宇宙之目,曾小俊抚弄嶙峋以演苍莽之理,李真营造重拙以说虚空之韵。石,成了艺术家传达微妙生命体验的工具。老子说:“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一个不愿为温软文明、浅俗理性雕琢的顽石世界,是一个蕴藏真性的世界。
古人云:“石为云根。”文人艺术最重烂漫,取象不离山水林木,意思却在九天云霓之外。气氛萧森,境界却高华流丽。如禅家所谓无风荷自动,不雾竹长昏。此次展出诸家之作多膺此境。沈勤以萧疏小景幽淡色彩营构孤云独去闲的境界,沈克龙以大漆的安静沉厚还原文人的精神宇宙,姜吉安以精微的丝绢编织以物观物的意度空间,邵帆以钢与木的嫁接创造“新明式家具”的灵幻,史金淞以亦木亦石亦金亦玉之材料制作“精神盆景”的幽深,取象不同,取法有别,都有出入精微的惠心,都有俯仰大造抚揽时物的意趣。
“石蕴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石虽不愿切磋琢磨为流俗之玉,却有自己关于玉的理想轮廓。文人艺术其体制不一定大,样式不一定“入时”,所重在“觉”的意识、“渡”的情怀,有杼轴予怀的独觉意识,又有觉人所未觉之先觉意识。此次展出的十二家之作多有此戛戛独造的奇逸之气。如李华弌将目视千秋的高古寓入北宋式的山水意象中,徐冰将何以能使天雨粟鬼夜哭的思考写入天书长卷里,叶永青将自己关于“有序”世界的梦幻寄托在他的无序中。一如青藤所言“百年人作千年调”,艺术家描述百年之际遇,是为了演说心中的千年之梦。
这样的展出非为助耳目之观,而为陶淑性灵,悦逸风神。相信此展一定会圆满成功。
朱良志
2015年6月8日于北京大学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