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策展人:康喆明、拉瑞斯·弗洛乔、何思颖、李安琪、曾明俊、徐天天
合作者:比利安娜·思瑞克、马蒂尔·科普兰
艺术家:尚塔尔·阿克曼、西扎·克鲁兹·巴卡尼、利·鲍厄里、车学庆、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卡奥·吉马良斯、何倩彤、胡尹萍、胡昀、德里克·贾曼、李爽、林珉旭、古斯塔夫·梅茨格、洋与浪、雅各比·萨特怀特、丹尼尔·施特格曼·曼格拉内、谭婧、罗贝尔·特梅斯根、黄汉冲、武雨濛、吴佳儒、许志锋、张爽、郑亦然、周滔
Para Site艺术空间与上海外滩美术馆荣幸宣布两间艺术机构将于全新大型群展“帘幕”中再度合作,开启精彩的新篇章。群展“帘幕”将在2021年5月15日于香港的两个展览场地揭幕,包括Para Site艺术空间及上环的临时展场。自2019年合作策划的展览“百物曲”起,Para Site艺术空间与上海外滩美术馆展开启了一场持续且独特的机构间对话与合作,“帘幕”正是这一合作的延续。本次展览也是同名长期研究项目“帘幕”的首次线下呈现。通过不同的视觉和表演形式,研究项目和对话性交流,该项目旨在突破展览的时间和物理限制,跨越地域和旅程不断聚集来自不同群体和领域拥有批判性思考的合作者及实践者。
横跨两个展场,“帘幕”将呈现25名艺术家的新旧作品以及于场域特定的艺术介入,并透过丰富的层次回应展览主题的流动概念。“帘幕”从日常生活中的物件,到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佈景;从作为通风遮光的布帘,到作为当代电子设备的屏幕,它的变迁为展览赋予了通道、边界、区隔、连接、佔领、流通、地域等丰富的艺术和观念意蕴。展览旨在干预视觉文化消费的诸多的旧习,并透过爬行、移动、窥视、嗅闻、聆听、阅读、书写、感觉等行动,为观众开启新的空间感知。
展览中的部分创作透过审视报章、摄影中图像生产以及其于社交媒体、科学、艺术及政治领域的运用,细腻地讲述被遗忘的历史,并提出一系列关于监控时代的批判性问题。在探索科技平台及社会架构的可见与不可见之外,另一批作品将视线投向处于主流边缘的小型生态及文化,并试图釐清不同地域间的共生关係,从被忽略的视角出发,理解跨国交流的重要性。展览内,部分艺术家不仅将“帘幕”视为现实空间内的区隔,更将它看作电子屏幕的界限,人们对电子设备的愈发依赖使他们与世界的关係亦随之剧变,而电子设备亦逐步成为人认识世界及自我的主要途径。展览中的其他作品则聚焦于个人与集体身分间的动态表演,从而深入探问人如何辨别“他者”以及将其与自身区分。“帘幕”之内,我们或追溯记忆,或瞭望未来,希冀能够介入、干扰这规训且萦绕著后疫情世界的信息系统。
鉴于当前疫情期间大家需要保持社交距离,其他原定的表演和公共教育项目将在疫情缓解后择机举行。作为研究项目“帘幕”的延续,“含羞草俱乐部研讨会”将于2022年2月在新加坡举办,邀请同心同志的合作者和伙伴们一起相聚线下。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