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回望的风景
创作,是画家职业之需,较之与以往的不同,在于所需素材的手段已经大大拓展,既可以从传统的素描、速写或色彩写生中获得,也可以网络图像、画册、摄影等资料中获得,然后才是精心设计和步步为营的室内工作。但在今天,无论是从自身的绘画经验,还是从一些老大师的艺术实践中,我们都会发现,写生,特别是户外的风景写生,不再仅仅是创作的手段,它可以自在自为,它所产生的结果似乎不再指向创作,它有自身独立的价值,也是自身追寻的结果。
这么说的理由其实在于写生的不可复制性。无论是写生时的感受,还是写生过程中那些应急的笔触、色彩,未涂满颜料的画面以及粘在上面的沙粒、草屑和蚊虫,都显示出写生状态的当下性和唯一性。
且不谈形而上的观念,“当下”这个词是有时间性的,因为任何个体的生命都不可以循环。昨天的写生放在今天来看,只能是一种回望,回望会让作画者将结果挂在墙上,邀请观者议论、分享。
应当说写生是快乐的。每当离开雾霾笼罩的城市,在清新的自然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风景时,作画者不仅在享受这种短暂的自由,更是觉得写生应属当代生活的一种基本权利。
写生也是纠结的。每当面对眼前的风景,那些关于如何才是一幅好画的种种想法便会袭上心头,还有,旁观者也会建议应该这样或应该那样画才好,这样的写生便会有些彷徨。理论上说如要排除惯性的眼光,悬置抽象的观念,则尚需一意孤行的定力,这定力谈何容易?在他者的眼光里,这难以言说的“定力”似乎就是自己总得跟自己过意不去。
写生还会有失落感。从春天到秋天,慢慢地,调色盘上挤出的绿和黄在量上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当白昼的时间越来越短,阳光的热量已经衰退,让人在面对风卷残叶的风景时,会产生一丝莫名的颤抖,以及在画面上有些无忌的笔触。
写生是一面镜子,总会让我们驻足、回望那曾经当下和唯一的风景。
包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