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Hi艺术写过两篇批评蔡国强的专栏,第一篇是《“烟花强”,...
2014.09.23
艺术家: 冷宏
冷宏, 上海市人。1955年出生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 1978年毕业于上海戲劇學院美術系,旋入上海中國畫院,是文革后上海中國畫院最年輕的畫師。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就熱衷于傳統中國畫的創新。1986年赴法國及加拿大創作、生活,其藝術創作融会中西,熔铸古今,新意迭见。作品在中國多省市,亞洲及西方多國的畫廊及美術館展出﹐被國内外眾多企業、藏家及專業機構收藏。
冷宏繪畫涉及風景、静物和古代诗意人物系列。其畫面製作﹐強調厚實肌理﹐呈現出斑駮、古舊的壁畫效果﹐材料的叠加對應歷史的積淀﹐冷宏向我們展示了文化史上的一個層面。置身於這批大型畫作前﹐神秘氛圍引領我們進入曾經的歷史﹐線條、色彩、肌理等等訴諸視覺的繪畫語言均已融化昇華。我們在此獲得多維思考的啟發和對於歷史與現代精神的綜合體驗。
冷宏的作品告訴我們﹐傳統審美的核心價值始終存在。他認為﹐作為人類﹐根本的審美意識不會改變。
冷宏的作品形式豐富﹐我們同時展出他的一批宣紙作品﹐我們看到畫家在廣泛材料使用及其卓越技巧上的古今與中西的跨度﹐嫻熟駕馭之能力﹐令我們隨著他的水墨流暢﹐色彩斑斕而遐意自由地馳騁在百花園。這一輕鬆隨性的狀態與他的布上以大理石材料做底的作品形成對比﹐反映了畫家的另一方世界﹐藝術家的多面合成了其完整性。在他的宣紙作品中﹐我們感受到﹐似乎他把向来視作手段的诸多形式問题目的化了。冷宏說﹐在這裡﹐他獲得了一種平衡。
冷宏在東西方生活至今﹐在時間上各為一半。他認為最有價值的收穫是對東西方不同價值觀的理解。由初期的文化碰撞帶來的震撼及至認識到東西方文明各擅勝場的差異及其內在的聯係與匯同。今天來看東西方﹐他說是“不分東西”。藝術家們在各自的經驗基礎上﹐在藝術道路上不懈求索﹐自然殊途同歸﹐達到同一境界。藝術無國界﹐無古今。
苏坚
我在Hi艺术写过两篇批评蔡国强的专栏,第一篇是《“烟花强”,...
2014.09.23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杨天帅
It’s raining Rain Rooms in Chi...
2017.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