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Why Art项目第二回——“艺术家"
开幕:2015.9.12 16:00
展期:2015.9.12-11.8
展览总监:王一妃
参展艺术家:陈陈陈、陈栋帆、郝雪鹏、石头、谭天、王俊、王俊艺、徐悰、叶秋森、于洋
地点:林大艺术中心Linda Gallery
“Why Art”是林大艺术中心从2014年4月开始筹划的展览项目,旨在发现有独立思想逻辑的艺术家,作为林大艺术中心的新生力量。
“Why Art”项目计划每年举办一次。同时,与媒体联手打造全新的艺术对话专题栏目,从各界发出“为什么”的声音去探索。并与艺术家找出疑问、矛盾、艺术本质等问题进行讨论,擦出新的火花。
“Why Art”于2014 年举行第一回。当次邀请尚扬、庞茂琨、毛旭辉、李山、夏小万、张慧、李青等数位老师共为我们推荐了近百名艺术家,之后又邀请批评家鲁明军、 盛威、 朱朱与林大艺术中心团队一同评选出合适人选。
2015 年,我们走访了许多艺术家工作室,参观 Armory Show、Art Basel 等博览会及各高校毕业展、美术馆展览等。在此基础上,我们邀请一线艺术家和批评家探讨当下艺术的可能性,寄希望于今年的“Why Art”第二回。
“Why Art”并不是否定艺术,而是对艺术未来的探索,是对艺术本身的回归,是对艺术家新生力量的一种判断衡量, 也是林大艺术中心对画廊和艺术家的期许与定位。
当下,针对艺术家作品艺术性的定义变得越来越模糊。一件作品,可能是艺术家观念的辅助品,可能是艺术家个展方案里的一个配角,可能是艺术家为了符合博览会气质而使其改变。随手翻出一件作品时,就想问“到底这件作品的艺术性在哪里?这件作品能不能承载艺术家想表达的东西?这件作品能承载多少真正的艺术?”当艺术家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忽近忽远时,我们就不难发现作品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会随时变化。如果作品缺少了艺术性,那么艺术性到底在哪里?所以我们就有了一个这样的想法“让艺术家作为主体来填充作品中缺少的那部分艺术性”,以艺术家个案来试图向大家表达什么是艺术、为什么艺术。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