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透明性

日期:
2013年4月6日 - 2013年5月7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3年4月6日
空间:
空间站(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中一街)

展览简介

艺术家: 刘卓泉、罗苇、贾淳、沈瑞筠、史金淞、严善錞 、杨鑫、张杰东、郑江、Kikuko Tanaka

空间站将于2013年4月6日为各位呈现本年度第一个联展项目——“透明性”(1)。展览将从2013年4月6日持续到2013年5月7日。

“透明性”源于建筑学的概念,分为物理的透明性和现象的透明性。物理的透明性就是材料所形成的透视效果,而现象的透明性则可理解为一种绘画中的多层次,具有潜在秩序,能多种解读的多义效果。物理的透明性是,景深相对深远,重视材料感,重视光的分布和运用,具有单一或者少量阅读方式。而现象的透明性则是浅景深,强调平行透视,消除透视感,重视画面的秩序和组织结构,具有多重阅读方式。

“透明性”既清晰又模糊,既遮蔽又穿透,既有“通过、通达、显露、充分”之意,也有“朦胧、隐约”之态,又有“极致、纯粹”之精神价值。其多重反复的坐标系统,不同媒介和价值属性的作品在空间中互相叠压,互相渗透,彼此联系,既形成平面的浅景深的呈现,又形成透视关系造成的空间角度。秩序、叠化、层次、界面化,虚空和实体成为一种三维的组织形式。严善錞用硫磺粉和橄榄油实验出的“浅腐法”铜版画,使一种纤细和柔软的划痕得以在短暂的时间内被隽刻。史金淞用啤酒瓶碎片组成的假山石,使尖锐的伤害转化为赏玩的对象。刘卓泉的玻璃瓶矿物色内画的水滴,使透明这个概念得以在实体和图像的概念中反复。沈瑞筠的多重绢本水墨与铅笔透明薄片的装置,在光和影的互相叠压中穿透。郑江的坦培拉油彩画在透明的基底上,描述戌时即晚上七点至九点,透过海棠花玻璃窗纹样的天空之色。张杰东的布面丙烯描绘了不断扭转的透明空间的三维性,纽约艺术家Kikuko Tanaka的透明唯美而又惊涛骇浪的青春影像,贾淳研制了一种特殊光泽的亚克力材质,杨鑫用生物学切片组合成某种颜色生成的生命物质,罗苇用低低浅浅的材料留存生活的痕迹。艺术家们通过或精确细微,或柔软清淡的笔触,模拟了不断层化、虚化和叠加化的空间体验。透明性并不是仅仅以透明材质作为介质,而是强调彼此渗透而又并不互相破坏的关系,空间成为作品的第三界面。从而彻底激活作为“底”的背景,和摆放其上的作为“图”的物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开发对内部空间的整体的连续性。透明性既吸收矛盾,也吸收局部的特异,使展览成为一个连绵的想象的界面。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