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艺术家: 张锰
隐于树
隐在树冠,看几多细花摇曳,雄鸟腾跃歌舞,雌鸟衔枝筑巢,满身晶羽摊开阳光的诸般美色。转眼冬雪纷扬的洒,同是归还大地的水,没有雨的急切,雹的肆虐,只是浅浅的晕染,悄然间抹去了土的黄,再又掩住你的耳朵,消匿周遭广袤的嘈杂。
隐在树下,后背倚住坚实的依靠,你放心舒展骨子里的懒意,欢欣躺下去,品赏从天际淌来的茫茫月光。细小的袍子结束自己漠漠孤旅,与送行的风告别,探出菌须牢固在这树干,寻深刻的缝隙插入,丰厚滋养瞬间涌进每一粒细胞,于是生长,分裂,膨胀,绽放。华盖升起,又如王冠,你目睹了树的加冕。
隐在树中,初感到幽闭的恐惧,寂寞凝固成监牢的石墙,五感绝断。你渐渐融入树的血脉,柳拂拂,桃夭夭,随地下河脉滋长。你知四时,了节气,读农歌,明天象。你感到被蚜虫啃咬的剧痛,倒在刀斧之下的绝望,受春风抚慰的喜悦,与新雪相拥的快感。忽然一记喇叭将你唤醒,满纸浓墨退出你的视界。你睁眼望去,这天地还是这天地,这山海还是这山海,这树,还是这树。
张锰的作品试图用他自己的手段将观者带入到一场对自身生存状态重新思考与探究的精神之旅。在这个属于数字与网络的时代,人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信息接受权力,只要轻击鼠标就能畅游于浩瀚的电子比特之海。但是,巨量的信息实质上并未改变人的精神处境,更不能达成人对真实与美好的追求。被信息稀释后的世界比以往更加模糊,更难于看到世界的全貌与浓妆下的真实。相对于这一卑微的处境,纳入历史场合这一严肃的客观现实仿佛变得过于可笑。
古之隐者于朝市野,抛弃名利的烦累,消匿无妄的灾祸,更是远离世事流转对自由心灵的侵袭。隐者无形无迹,阅世愈明而避世愈背,老眼空阔,清风常在,这正是中国传统文人风骨的一大体现。而张锰在此以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身份,重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解释,通过固守自己的生活领域并在其中不厌其烦的将之进一步分化、切割,以对周遭广袤的莫大尊重去驱使自身,游离于不同的生存层面进而达成或细微或深邃或异态的视角去探究这个世界。他赋予树以至高的社会学意味,将这个最日常的自然造物作为自己自由思维的精神隐居之所。透过树的朴拙,一切浮躁归于平静,如巨大的屏障守住心灵的安宁。
隐于树,这是艺术家对所持观点的一次精确表达,更是在深刻思索之后而拿出应对这个世界的入世方案。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朱 伟
郭德纲每次演出最后总要唱一段《大实话》,其中一句:没有君子不...
2014.08.19
刘钢
每次去广州住店,我必选白天鹅宾馆。我对这家酒店的偏爱,源于它...
2013.11.04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