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三十六历——宋冬个展

日期:
2013年1月21日 - 2013年2月8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3年1月21日
空间:
香港太古坊ArtisTree

展览简介

艺术家: 宋冬

亚洲艺术文献库(文献库)宣布与 M+进行合办之大型展览《宋冬:三十六历》将于 2013 年1月21 香港太古坊 ArtisTree 举行。此项目为国际知名中国艺术家宋冬在香港的首次个人展览,并将于开幕日邀请超过 400 多名公众与宋冬一同完成作品。此项目的概念源于宋冬去年10 月及今年1月在文献库的驻场计划,他更以超过一年的时间去实践这个庞大的项目,透过绘制挂墙年历去叙述他记忆中自1978 年至2013 年,共三十六年的历史,题材均围绕社会政治历史、个人经验以及艺术史等宋冬一直所关注的议题。

宋冬的作品创作时有公众参与的元素,而今次更邀请公众去一同完成作品。于开幕日,432 位参与者将每人获三十六年其中一个月,凭借记忆、经验及按个人喜好于年历上加以创作,并任意“编改”、“批注”,为该段历史介入另一层次的叙述及诠释。

《三十六历》同时为文献库驻场计划及西九文化区管理局M+进行项目。文献库每年一度的驻场计划,旨在让艺术家以另类的方式解读及诠释文献库的公共馆藏;M+进行是香港未来视觉文化博物馆 M+所策划之“游击”展览系列,《三十六历》让博物馆在 2017 年落成之前,在没有场馆的情况下探索不同的公众互动模式。亚洲艺术文献库总监徐文玠道:“文献库致力成为一个让人重新思考历史和记忆的平台,而宋冬的《三十六历》亦油然而生,它成为一把个人甚至集体的声音。” 她补充说: “这次文献库与M+的合作将是一个在香港艺术展览或策划上崭新的方向,它更突显出不同文化机构共同合作的重要性。这种互助的模式能把艺术推广到更广阔的层面,为香港大众带来一种新的文化体会。”

M+高级策展人皮力博士补充说:“宋冬的年历令身处不同地域的人都能分享对当代中国历史的集体回忆。”

宋冬(1966 年生于北京)是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宋氏为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及广州美术学院的客座教授。从九十年代初开始从事录像、装置、行为、摄影、戏剧等多媒介的当代艺术创作,并参与策划当代艺术的展览和活动。宋氏曾获多个国际性艺术奖项,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青年艺术家奖(2000 年),光州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大奖(2006 年),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2010 年)及艺术家年度大奖(2011 年),以及美国旧金山市荣誉证书(2011 年)。宋氏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个人展览,以及于多个国际大型艺术展参展,包括威尼斯双年展(2011 年)、圣保罗双年展 (2004 年)、伊斯坦布尔双年展(2003 年)、利物浦双年展(2010 年)、光州双年展(1995 年,2002 年及 2006 年)、亚太三年展(2002 年)、广州三年展(2002 年)、台北双年展(2002 年)和世界影像节(2000 年)等。2001年宋氏与艺术家尹秀珍一起创造了合作方式〈筷道〉(THE WAY OF CHOPSTICKS)。宋氏于 2005年与艺术家洪浩、肖昱、刘建华和冷林一起共同创建了集体创作方式的艺术小组“政治纯形式办公室”(POLIT-SHEER-FORM OFFICE)。现于北京生活和工作。

亚洲艺术文献库是一家独立及非牟利机构,亦是一个纪录、研究、以及讨论亚洲当代艺术的平台。成立于2000年,文献库的馆藏以其涵盖之广而备受推崇。在进行有系统的研究和搜集数据的过程中,其馆藏还在与日俱增,当中 35000 多项馆藏包含了数十万件实物和数码资料,有85%来自热心人士捐赠。文献库立志建立一个属于公众的馆藏,使用者既可亲临我们的图书馆免费浏览数据,即使身处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亦可上网查阅馆藏的在线目录。文献库于今年六月推出的“馆藏在线”进一步把更多的馆藏开放给予广大公众。

与其说是一个静态被动的数据库,其实文献库更像一个能引发对话和交流的平台,并努力开辟一个开放式的空间,以催生思维和创意,进而不断地调整重塑文献库的定位。

M+是一所位于西九文化区内的视觉文化博物馆,专注于20 及21 世纪视觉文化,且横跨艺术、设计、建筑及影像,M+从成立的第一天便十分明确地从香港的角度出发,配合全球性的视野来发展,再向外发展至国内其他地区、亚洲及世界各地。

M+致力成为一所世界级博物馆,搜罗顶尖的香港、中国及亚洲艺术藏品。M+于2012 年6 月获来自瑞士的世界著名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乌利.希克(Uli Sigg)博士捐献首批合共 1463 件中国当代举足轻重的艺术珍品,纳为永久藏品。希克藏品被公认为由 1970 年代至今中国当代艺术品中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和最重要的收藏。M+藏品涵盖不同领域,包括设计等视觉文化,并将成为亚洲首个主要设计及建筑的藏品。

2012 年香港国际艺术展期间,M+呈献了《M+进行:油麻地》展览,是 M+所策划之“游击”展览系列的首个活动。是次展览的作品于 M+邻近地区的不同地点展出,标志着博物馆于2017 年底竣工前开展展览项目,与公众互动的序曲。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