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鄢醒个展——贼

日期:
2015年8月29日 - 2015年10月25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5年8月29日
空间:
麦勒画廊 北京

展览简介

电话:86 (0)10 643 333 93

麦勒画廊北京部荣幸地向您宣布,我们将举办艺术家鄢醒的最新个展“贼”,该展览将展出一系列全新作品,涉及装置、录像、摄影、空间、设计等多种媒介,以探讨消极性,抵抗以及秩序在艺术语言进程中的不同层次。

《羞的故事》(2015)关于一组秘密的之于“羞”(羞耻、羞辱、羞愧、羞怯、羞涩)的收藏,透露出含蓄的(羞愧的)“反展示”表达倾向,一件作品隐藏在角落;一件作品被另外一件作品遮挡;另一件摄影又在空间的缝隙处伸展出来……它们围绕“性”与“羞”展开。如果我们把艺术比喻为一种机器,那消极的(向下的)悲剧性特征就是这台机器永恒的润滑剂。

反观艺术家过去的艺术实践,他不止一次地挪用西方经典,重塑合法性是他艺术语言的分母。失败、惩罚和戒律是录像《贼》(2015)所要探讨的命题,它们都是人们在实行不被某种共同契约准则认可的行为时遭到鞭笞的结果——失败的弹跳在体能的迸发中显示出机体的无能,盗窃发生的过程被合法的掠夺所讥笑,戒律在青春期觉醒的性欲与抑制中被描述。这部全新的录像通过一系列关于原始的梦,性的质感,行为的惯常与异质性等片段重塑着表达的分类,同时,也交织着男性青春期之后对于能量更替的迷惑。艺术家重新分配诸多图景在艺术语言里的合理位置,对这一人类共通“经验史”的再现,将重新审视“合法性”之于“贼”的假设与界定。

《反抗美学》(2015)关于一位二十世纪早期激进的前卫收藏家;一位苏联时代幸存下来的政治家;一位现代主义时期勇于探索的艺术家。整件作品是一场关于“衰败(或)陨落”的现场,它可能是一位收藏家搬走部分藏品之后的遗址;也可能是一位政治人物陨落之后的故居;还可能是一位艺术家制作的半成品或工作室的本来面貌。作品在“反抗的美”与“反抗美学的美”之间娓娓道来语言法则与历史阐述之间所展开的角逐。

《筋》(2015)关于技艺与美,经验与艺术仪式——关于技术、训练——艺术政治的规训,艺术技巧的校正。线索来自于艺术家童年时在母亲潜移默化地熏陶下进行技术与美的尝试,之后步入浩瀚的职业艺术生涯,再进入风暴般的探索之旅。艺术家试图通过解析艺术品、艺术力与艺术法则的牵制关系,来质疑“产生艺术的源泉?”

配合此次展览,我们将出版由田霏宇(Philip Tinari,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馆长),山姆·索恩(Sam Thorne,英国泰特圣艾夫斯美术馆(Tate St Ives)艺术总监)共同撰文的出版物。

----------

鄢醒1986年出生于重庆,200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和美国洛杉矶。他于2012年获得“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最佳年轻艺术家奖,并于同年入围维克多·平丘克基金会设立的“未来世代艺术奖”。他的近期主要展览包括“Chercher le garçon”,瓦勒德马恩当代美术馆(MAC/VAL),法国塞纳河畔维提(2015);“Traveling Alone”,特罗姆瑟艺术协会,挪威特罗姆瑟(2015);“我的世代:中国年轻艺术家”,坦帕美术馆,美国坦帕(2014);“八种可能路径”,Uferhallen,德国柏林(2014);“中国中国”,平丘克艺术中心,乌克兰基辅(2013);“中华廿八人”,卢贝尔家族收藏,美国迈阿密(2013);“ON|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中国北京(2013);“鄢醒”,华人艺术中心,英国曼彻斯特 (2012);“未完成的国度:来自中国的新录像”,休斯敦当代美术馆(CAMH),美国休斯敦(2012);“第三届莫斯科青年艺术双年展”,中央艺术之家(CHA),俄罗斯莫斯科(2012);“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OCT当代艺术中心(OCAT),中国广东深圳(2012)。

与此同时,鄢醒将参与近期开幕的“第三届乌拉尔当代艺术工业双年展”,俄罗斯叶卡捷琳堡(2015)。他的委任表演项目也将于明年初于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Stedelijk)呈现。

他的作品被包括Erlenmeyer基金会、卢贝尔家族收藏、M+视觉文化博物馆、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在内的美术馆和公共机构收藏。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