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很荣幸地于2014年7月12日下午四点推出段建伟个展:面目。展览由独立策展人戴卓群策划,将持续至8月10日。
本次展览将呈现艺术家近年的一系列人物、静物及风景作品,以一条完整的线索勾勒出段建伟艺术质朴、安静而又神圣、永恒的“面目”。
段建伟1961年出生于河南许昌。在绘画的启蒙时期,他的知识和图像来源零散而单向,基本上作品在苏派写实和现实叙事的范畴追求丰沛饱满的情感,生动和鲜活的旨趣。1991年的展览“段正渠•段建伟油画展”使段建伟在艺术界广为人知,那种清风拂面的“新乡土”绘画,既疏离于自85新潮以来的激进浪潮,又和被过度抒情化了的流于矫饰的乡土道路迥然有别,别开生面。
将“二段”展览做为一个考察节点,对段建伟后来绘画面目的生成至关重要。自此,段建伟对自身的绘画理路展开了方向明确的有意识的清理。经过了各种半生不熟的新奇尝试,迅速对前卫艺术圈子花样翻新的知识生产的倾向保持了警惕,同时也对自己之前充满生活流取向的乡土叙事展开了反观和重审。
此后,段建伟受到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们的强烈触动,马萨乔、弗郎西斯卡、杜乔、马尔蒂尼等众多艺术家给他提供了新的养分,他开始找到一种追寻许久的有意义的形式,籍此开始了乡土文化的古典化形塑。中世纪宗教美术中对人物造像的崇高化、神圣化和永恒化的美学意义让段建伟极为着迷,而此时他的画面“越来越多地有了一种‘永恒’的感觉,一种空寂和高古的味道。”
段建伟逐渐由过往那种更现实的、形象生动的、带有叙事性质也离生活更近的绘画让渡到一种更加含蓄和精神化的表达。欧洲中世纪宗教人物绘画中那种不注重真实空间描绘,不注重真实色彩关系,而强调形象和色彩象征性,喜欢运用寓意象征的手法被他融入到对自身绘画的研磨中。而这种象征手法的运用,又决然不同于中世纪那种程式化的做为共识的普遍性所指,而是将形式和形象赋予其极为个人化的审美意涵。
近年来,段建伟常游走于中国北方的石窟、寺庙和民间文化中,在古代造像和壁画等传统中得到新的启示。他对人物的姿态、表情和画面中的道具象征物投注了更多的热情,人物的角色和身份变得模糊,场景更加被淡化,一切明确指向具体情境的因素被刻意抽离,此时的人与物都将被赋予更加普遍和永恒的意义。而在最新的作品中,段建伟无声地融入了更多的观念性和形式化的意味。艺术家使用了更加简明的形状和颜色来建立画面关系,通过对体积的把握、形状的斟酌和色彩关系的周处,形式成为最大限度解放趣味的媒介,绘画实践也因此获得更为持久的意义和快感。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