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共振计划第十五站——“三城记”国际当代艺术展

日期:
2015年7月11日 - 2015年8月25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5年7月11日 16:00
空间:
北京当代艺术馆

展览简介

艺术总监:秦风、白晓军

策展人:粟多壮、努尔•努瑞(Nour NOURI)

展览统筹:赖仿、 Davood KHAZAIE

学术委员会:何平静、陈兵、陆丽娟、 Marlena DONOHUE 、Peter SCHÜTT

策展助理:吴升知、Zahra HASSON

宣传执行:陆曼妮、童文玉

主办单位:

北京当代艺术馆

汉堡泊士敏画廊

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协办单位: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

参展艺术家

国内:秦剑、肖舜之、白晓军、唐尧、侯冠滨、孔庆坚、席华、刘宪标、蔡富军、王军、梁柏、何艺、张斌、黄筝、曲琳、谢璐威、王将、钱亮、张云峰、敖奇

国外:Petra Aichholz (GER), Tanja Bergman (GER), Johny Dar (USA), Andreas Eiserbeck (GER), Lisa Etterich (GER), Annette Fink (GER), Rainer Hoffelner (GER), Sven Hoffmann (GER), Michael Imhof (GER), Olena Bratiychuk Linse (CH), Patrick Bubna-Litic (AUT), Nicole Majer (GER), Karola Metzger-Pegau (GER), Natalja Nouri (LVA), Jonathan Olbert (GER), Hushang Omidizadeh (GER), Enrico Puddu (ITA), Wulf Reinshagen (GER), Davood Roostaei (USA), Reinhard Stammer (GER), Said Tiraei (GER), Susanne Woelk (GER), Günter Wuttig (GER)

策展陈述

共振计划第十五站主题为“三城记:区域性与多元文化”,由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当代艺术馆及汉堡泊仕敏画廊联合推出,展览呈现活跃在桂林、北京

汉堡等城市40余位艺术家的创作面貌。

桂林、北京与汉堡,分属南北,越洋西东。这三座城市的选择,跟“共振计划”的发展足迹息息相关。

桂林是“共振计划”的发源地。这个以甲天下的山水闻名于世的城市,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引导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共振”。从桂林到阳朔的必经之路上,有一个叫愚自乐园的自然绝美之地,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一起创作,一起生活,一起做着关于自然与艺术、社会与人文的梦。“愚自乐园国际雕塑创作营”在国内外许多从事雕塑创作的艺术家简历里是一个常见的名词。那是谈到中国当代艺术与世界接轨的话题时绕不开的一段历史。

汉堡是“共振计划”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提出、并集中展示中国当代艺术面貌的第一个海外城市。2012中德文化年期间,“共振汉堡”中国当代雕塑展作为汉堡市中心商业大街“Großen Bleichen”重新改造后的开街项目,展出了18件中国艺术家的大型雕塑作品。展览与汉堡国际艺术节同时开幕,为西方观众带去一缕艺术东风。

北京是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城市,吸引了来自国内外无数艺术家在这里工作、生活,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堪称艺术领域的“宇宙之城”。北京将成为“共振计划”大规模邀请西方艺术家参与展出互动的一个重要城市。

共振计划的核心目标是推动中国当代艺术走向世界,与国际当代艺术的脉搏律动。诚如批评家孙振华先生所言,走向世界的另一端是发现中国。而发现中国的重要方式就是以积极的姿态建立国际坐标,通过不断的交流、碰撞,在这个坐标中寻找并确立自己的位置。

区域性与多元文化是一个具有广泛探讨价值的课题,许多处于西方语境的艺术家也在有意或无意地以自己的方式对这个课题进行回应。提供一个展示与对话平台,让来自各种文化与生活背景的艺术家在北京“共振”,这就是“三城记:区域性与多元文化”的策展背景。

感谢艺术家及工作团队为本次展览做出的智性努力。

文/粟多壮(北京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策展人)

展览相册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