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参展艺术家:罗青、岛子、肖静、陈村、杨键
7月30日14:00,“跨界——作家与诗人水墨作品展”将在朱屺瞻艺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为罗青、岛子、肖静、陈村、杨键,将从2014年7月30日展出至2014年8月17日。据悉,这次展览是由朱屺瞻艺术馆和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联合举办的“水墨经验——2014上海新水墨艺术大展”的第五个单元,将学术视角转向当代作家和诗人们拥有的水墨经验。由于诗词、印章、书法等等这些都是与水墨相关的经验,而中国画传统要求诗书画印在画面上的合一表达是塑造这种“复合性的水墨体验”的前提,由此一个诗人(文学家)、篆刻家、书法家可以从他们各自的身份转变为水墨的体验者(创作者),当然这几种身份在古代社会是完全不可以分割的关系,那时的文人(知识分子)就是诗人(文学家)、画家、篆刻家、书法家,所以赵孟頫、“元四家”这样的文人绘画了得,诗词、印章、书法也被人称道;但现代社会的分工带来了艺术方式的改变,中国古典艺术中那种“诗书画印”全能者的形象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现代人不像古代人那样能有如此多的精力和文化的环境可以面面俱到,一个人可以写字写的很好,但我们不再称他是书法家,而一个画家画画的很好,但是字可能很一般;反而一个从事文学创作的,他可能做很前卫的水墨试验,这里的体验于是也成为了跨门类艺术实践的例子。这种经验面对传统文化而言,它是片段式的,是印象式的,是按着自己的兴趣、现实情况各取所需,因此很难将当代人的这种水墨经验等同于传统文化精神,因为“书画同源”是水墨画的根基,但它作为一种审美理想在当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了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峰。或者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的来说作为传统文化精神载体的、“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水墨画已经在现实语境当中被拆解、分离,融入了当代人的生活中。在这个单元的展示中我们讨论来自台湾、北京、安徽、上海、苏州各地当代作家和诗人重返“水墨”领域的经验:他们提供了“跨界”的具体案例,让我们看到了水墨经验的多样性。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