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总 策 划:范迪安 孙旭光
展览时间:2015年8月18日—9月9日(周一闭馆)
开幕时间:2015年8月18日 16:30
展览地点:文化部恭王府 中华传统技艺精品馆
指导单位: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
主办单位: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中央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系列活动组委会、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
学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技艺研究教学指导委员会、国际遗产学学会、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协办单位: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华传统技艺》编辑部、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
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北京德美艺嘉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谈“白蛇传”
“邬建安是在当代艺术领域注重传统资源转换创造的一位突出代表,多年来对中国远古神话与历史、传统哲学观念与图像生成方式投以研究,在吸收民间皮影艺术上注力尤深,进而形成具有造型方法论的艺术语言。此回,他以“白蛇传”故事为线索,一方面从观念角度追溯原型,新解本生,生发想象,一方面从造型角度综合取用皮影工艺,再创新颖图像,拓展了原典的意涵,是从“形态性”层面入手进行“化生”的实验。”
----------
剧透“白蛇传”
“化生:《白蛇传》的古本与今相”先睹
这是一个经过演绎的故事,源于艺术家邬建安在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文本中发现的“逻辑悖论”和对这个悖论的刨根问底:
“在德庆社老艺人李世杰收藏的1953年张万胜的《白蛇传》抄本中,法海并没有凸显为我们通常所知的捉拿白蛇的主动发起者角色,而是以一位类似释迦牟尼驾下“侦探”身份的角色出现,手执法旨,负责寻觅白蛇的下落并制造诱降白蛇的机缘,从而请护法韦陀下界,将白蛇镇于雷锋塔下。而在这桩“降妖事件”中,道家的各路神仙则似乎选择了掩护白蛇的立场,特别是寿星的几次出场都明白无误地对白蛇进行保护。于是,在这部经典文本中埋藏的这样一条不甚合理又鲜少为人察觉的线索引起了我思考的兴趣,在古代文化传统中,降妖是道家分内之事,妖仙本为一体两面;而除魔才是佛家的工作,“魔”的概念是伴随着佛教传入而进入中国的,佛将魔看作自身的对立面,妖与魔分属两个不同的信仰体系。那么在《白蛇传》中,佛家要捉拿一个蛇仙是出于什么因由呢?在文字所呈现的显性的叙述间似乎隐藏有某种谜题般的线索,诱人深思在古代的文化与信仰层面究竟存在着些什么样的秘密,而这种潜藏的秘密恰恰是时代和地域文化中最深层、最生动、最富有民族特性和集体意识的方面,《<白蛇传>新解》就是从对这个问题的追问与研究入手的。”
在《新解》中,邬建安用7幅巨大而繁复的作品为《白蛇传》故事添加了名为《青鱼案》的“前传”,用类似“定格”的方式串联起一条大青鱼在修炼过程中的变化和际遇,陈述降获白蛇(如同《西游记》中观音大士降服善财童子)的假设因由,引出《白蛇传》故事的出场;由清中期至民国时期的陕西东路皮影和传承人汪天稳及其弟子刻制的新作,作为对《白蛇传》故事的视觉呈现,依照《白蛇传》的剧目情节和故事发展形成编组,排布、缝制在长30米、高2.5米的透光绢布长卷上,通过皮影艺术的“影像”语言将传颂千年的民间神话娓娓道来。在内容上,由传世影偶写就的《白蛇传》“古本”长卷作为“新解”中的一个重要章节,与当代艺术创作融汇成有关《白蛇传》“前世今生”的文化想象和艺术表达,经典文本中的人物与情节本身也因而产生了某些新的意涵,生发出解读上的多种可能。
8月18日下午4: 30,这部对经典故事付诸时代文化想象的“再造神话”将在恭王府“化生:《白蛇传》的古本与今相”上揭幕,展开一场中国本土文化传统与当代视觉艺术的“超时空”对话,一方面,梳理中国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在思想观念和样式语言方面深厚的根脉关系,另一方面,呈现在当代艺术创造性思维与美学样式的“转化”之下,古代文化遗产所焕发出的新的时代“生机”。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