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策展人:梁克刚
学术顾问:张颂仁
西方与东方之间:奥地利画家捷妮亚•豪斯纳(Xenia Hausner)在全球化的当代世界一直探索着这个激动人心的地带。在20幅从中等尺寸到大尺寸不等的作品里,她玩味了东西交互的感知,其手法既深邃又微妙。乍看似是日常生活快照的作品,实则多重地折射并映照了世界不同文化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态。
本次展览是艺术家在中国的系列个展的第三站,先前2011年在上海美术馆的《毁伤》展览与2014年6月在香港艺术中心举办的展览,均备受评论界的赞赏。
这个新展览“看左——看右”把焦点放在东西方对于彼此怀有的好奇与吸引上。
与她常用的富于表现力的技法相适,这里并没有明显写实场景的端倪。她偏爱运用取自多个文化环境的元素,以创造一种新的碎片化现实:身穿校服的一个亚洲女孩和一个欧洲女孩,因一个资本主义的全球符号而连结;一幅政治宣传画前的三个西洋女子;置身电缆线与霓虹灯之间、大自然与城市文明之间的人们。
她的作品《生存》呈现了一个朴素的中年女性——也许她就住在北京——坐在一堵墙前伤悼。她被各种日常生活物品所包围。在这种日常规律中间,一个人物从上空闯入图画。我们不知道这属于突发状况,抑或是我们目睹着一次精心策划的进攻。无论如何,这场景是看似矛盾的。这些画在讲述故事,反映着真实生活,却又回避着确定的解读。
“看左——看右”是东西方艺术界相互感知的持续对话之中的最新贡献。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曾经以同样方式转向东方,在上世纪90年代运用他的网点绘画技法探索了中国山水画的“内里”。无独有偶,声誉卓著的中国画家刘小东也瞻望过西方,于2012年在奥地利的艾森埃尔茨(Eisenerz)地区逗留一个月,游走街头,给当地人绘制肖像。通过在自己画室搭台而让不同文化相遇的独特艺术手段,捷妮亚•豪斯纳将这种对话推上了新的高度。
关于艺术家:
捷妮亚•豪斯纳在柏林与维也纳居住并工作。其作品在国际上许多博物馆与画廊均曾展出,包括纽约、维也纳、柏林、慕尼黑、上海等。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