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越界

日期:
2014年6月28日 - 2014年8月26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4年6月28日 17:00
空间:
沪申画廊

展览简介

策展人: 吴承祖

参展艺术家:毕蓉蓉|陈绍雄|陈彧凡|旦儿|高磊|高伟刚|黄宇兴|吉磊|李绫瑄|李博|李竞雄|李青|

李鸿辉|邱节|王郁洋|王之博|吴笛|邬建安|颜磊|杨冕|杨心广|张云垚|庄辉+旦儿|

Peter Zimmermann

此次展览所选择的艺术家,皆尝试着去探索当代绘画的表面与领域,通过在不同语境下的实践,积极挑战传统的框架和途径。艺术家们研究绘画的表面——多层次的叠加或最大程度的缩减,以及它对于定义作品内涵的作用。本次展览通过对于标记和质询表面概念化的强调,力求在图像和特异性之间的空隙上架起桥梁。

展览进程中所强调的策划途径是将差异与类同汇集在同一个单一空间:一个集体主义的迷宫。在这之中,新的对话开始作为绘画的连贯视觉被定义和分享。如果可能的话,期望被提议的艺术家所持有的态度曾经经历意味重大的变化,从而引发对于当代绘画的典型重建,反映出对于个人经验更加的深思熟虑。

在展览中视觉作为主体浮现,提议表面和光的主题,成为作品本身的一部分,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给观者设置了一个生理测试,感知器官从而受到强烈的刺激。同时绘画图像并非只为了诉求感官领悟,更多的是对于传统的成型媒介和所提供的阐释的挑战。它探索绘画通过在多方面具有启示性的强烈的材质介入,吸收并扩大经验感受的能力。它可以是尖锐的,诉诸理性的,狡黠的,或者故意的令人反感,以至于最终所描绘的图像脱颖而出。另外光的显现并非简单地被归结于色彩、本体的缺席、或者自然的一部分,还关乎于空间,例如客体与视觉结构之间的所在。它演示了我们是如何形成“阐释”。

本次展出作品的美存在于旁观者的概念里而不是肉眼中。这是个关于表达的展览,所凭借的问题伴随着对于媒介的探索,并且最终,或者说希望知识的主体可以得以拓展。以此,成为一次对于其自我悬而未决的语态探寻。展览的设计企图由此展开,好似日常现实偶尔会像坠入镜面般的水中的一滴颜料四散开,有时又会凝结成或抽象或具象的形态。

最终,它带动活力,我们的眼睛和视觉开始在当代艺术语境下诉说,吟诵着整个充满隐喻、情感关联、和批判意味的篇章。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