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博舍·千高原艺术空间成立暨首展《墨-线》

日期:
2015年7月31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5年7月31日
空间:
博舍·千高原艺术空间

展览简介

结束时间未知

参展艺术家:王川、师进滇、杨述

开幕 :2015年7月31日(周五) 17点

地址 :成都市锦江区笔帖式街81号博舍

联系方式:

博舍: 028-6636 9999

千高原艺术空间:028-8512 6358

博舍·千高原艺术空间位于博舍酒店内,由博舍酒店与千高原艺术空间深度合作而建立,专注于当代艺术的展示,交流,及推广。在每季度的常规展览中,空间将展示众多出类拔萃的艺术作品,介绍绘画、摄影、雕塑、装置、影像等前沿的当代艺术领域;此外,还将每月定期开展讲座活动及跨界艺术交流活动。

艺术空间位于拥有百年历史,始建于清朝的中式庭院内,现代简洁的内部装饰与中国传统的建筑精髓相互辉映,多元的空间构架也为各类艺术品的展示及相关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艺术与建筑空间相互融合密不可分,它们的核心都是来自创新和独特的创意。它们追求和探索新兴事物,并展现最前沿的时代精神。为了促进这两个领域的交流,博舍.千高原艺术空间将一个功能完备的专业艺术空间嵌入到酒店的整体理念和设计当中。这也体现了太古酒店对艺术文化的推广和延伸,在给客人带来舒适的入住享受的同时,也提供丰富的艺术体验,并将酒店的艺术功能再次拓展到新的层面。

----------

艺术家简介:

王川1953年生于四川成都,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1980年代初即以写实油画作品《再见吧、小路》、《幸存者》成为“伤痕美术”的代表艺术家,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的重要艺术家之一。1980年代中期,王川放弃业已成熟的写实绘画,决断转向新绘画艺术的冒险,成为1980年代中国大陆“新潮美术”代表人物。在中国当代“抽象”绘画界,王川是履历最久,投入最深的一位。1990年代伊始,王川一直运用布面油彩、丙烯、纸上水墨为主要媒介进行抽象绘画创作。

王川的作品被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旧金山亚洲美术馆、意大利法拉拉现代美术馆、芬兰赫尔辛基国家美术馆、香港艺术馆、香港国际会展中心、香港M+博物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上海美术馆、上海龙美术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深圳美术馆等国际国内重要美术馆、艺术机构和重要私人收藏家广泛收藏。

艺术家师进滇(1953年出生于云南,现工作生活于成都)是个举重若轻,具有东方美学追求的艺术家。不锈钢丝编织构成了师进滇作品的基本艺术语言。他的雕塑清透、空灵,材料的运用简洁纯净,形成一种轻薄、朴素的视觉景象,如同千万道流经他生命的血脉构成了反复多元的视觉奇观。那些看似轻盈的线条中蕴含着深沉的诗意,如同回到万物最初的源头寻求事物本心的追寻,在空灵中充满了禅意。交错重叠的线条畅游于多维的空间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师进滇的艺术创作经历了从传统雕塑到现代艺术转变的过程,这种转变让我们看到一个具有持续创造力的艺术家的“有机知识分子”特质。也正是因为这种持续的创造成果,使师进滇成为今天中国现当代艺术领域独具特色和价值的艺术家之一,备受业界重视。他的作品也被中国、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和韩国的一些美术馆、机构和个人所收藏。

杨述,1965年出生于重庆,1988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5年在荷兰Amsterdam Rijksakdemie驻留一年。

杨述是中国实验绘画早期的探索者之一,自1980年代中期开始,杨述即开始进行非写实绘画的实验,其间对西方现代主义以来的多种风格形式进行了尝试和实践,最终形成独具个人风格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近年来,杨述的作品越来越融入涂鸦手法,期望借由反绘画的方式寻找新的可能性。

1989年,杨述参加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著名的《中国前卫艺术大展》,他的作品也曾在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张江当代美术馆等公共机构和中国、欧洲、澳洲、北美的许多画廊广泛展出,并被众多艺术机构和私人收藏家收藏。

同时,作为艺术赞助人和策划人,2006年,杨述与倪昆于重庆联合创立了著名的非营利机构器空间,器空间迄今已经成为中国西南最具活力和国际视野的当代艺术实验场域。

----------

开幕式当日音乐演奏艺术家

郑晓韵:文艺学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大学古琴社社长及创始人,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川派古琴学会秘书长,中国国际古琴艺术节学术委员会委员,蜀派古琴第七代传人。古琴师从蜀派古琴大师曾成伟先生,后得广陵派古琴大师、音乐家、作曲家成公亮先生亲授指点,在古琴造诣上兼具传统的古雅和现代的韵致。长期从事中西音乐美学比较研究和古琴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曾在多地组织古琴鉴赏和音乐文化的普及,并积极参加多种公益活动。曾多次受邀参加中国国际古琴艺术节和非物质遗产节,曾独立策划举办并出演“中国新古典情态音乐会——大隐(古琴,人声与箫)”和“古风——古琴,人声,二胡与箜篌”等多场音乐会,并参与多场音乐会独奏演出,包括“天闻琴韵——蜀派古琴第七代传人音乐会”,“琴韵新生——蜀派古琴赏析音乐会”,“唐宋雅韵——琴歌音乐会”等多场大型音乐会。

KUN,跨界提琴手、独立音乐人

学习古典音乐出生的Kun,却尝试着诠释不一样的音乐色彩。架构在古典乐基础上的音乐灵魂给了Kun别具一格的演奏姿态,对现代音乐和世界音乐的热情探索则让Kun的现场释放出奇妙的空间张力。坚持了18年对巴赫、贝多芬学院派式的学习之后,他终于决定向古典音乐暂时告别,开始了充满冒险精神的自由演奏生涯。从2009年开始Kun带着他的小提琴去拜访不同国家,在不同的土壤上进行音乐与文化的碰撞。到2015年的春天,Kun和他的小提琴已经走遍了中国的南与北,并且在英国、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香港、澳门都留下了他的脚印与音符。Kun用一把1927年制作于意大利的原声提琴和几把不同型号的电小提琴创造出不一样的美好音乐,最近还在他的现场演奏大提琴和琵琶。Kun一直努力去完成他对小提琴更多可能性的探索以及对声音还有音乐风格融合的追寻。这是有关声音的旅程,There is No Box. No Labels. No Rules.

----------

继北京瑜舍及香港奕居成功开业之后,太古酒店的第三个House Collective 品牌酒店- The Temple House 博舍,已于2015年7月18日在成都隆重开幕。酒店位于成都远洋太古里,由远洋地产和太古地产共同开发。

博舍由英国著名设计师事务所Make Architects担纲设计。酒店的100间客房及毗邻的42间服务式住宅,是成都市政府文化遗产保育项目中的重要部分。综合体保留了拥有逾千年历史的大慈寺周边重要的历史建筑物。酒店立体的网状外墙,以竹子、砖瓦及石材等建築素材打造。优雅的竹林掩映中,现代的建筑风格与中国的传统精髓互相辉映,把宾客迎接到拥有逾百年历史、始建於清朝的中式庭院。

成都远洋太古里达古通今,传承了古大圣慈寺博采众家之长、促进人文交流、融会古今中外的使命。而博舍酒店作为中外客人聚首之地,将在各方面糅合传统和潮流元素,配合整个综合体,成为成都最新的亮点。酒店名字里的“博”字可理解为“博大精深”、“博洽多闻”、“博爱众生”,既表现了建筑的华丽伟岸和大慈寺的深厚文化底蕴,亦与大慈寺弘大的佛法相呼应,故以此为名。

酒店的英文名称“The Temple House”,道出了大慈寺的历史故事。中国歷代的君王曾居於寺内,而博舍则为古代大慈寺及其周边供来自各地的僧人学者聚居修读佛学的简单房舍。酒店继承这一谦逊传统,保留低调豪华风格,为每一位宾客提供个性化的亲切服务。

太古酒店行政董事韦博文(Brian Williams)表示:“我们致力创造一家极具个人风格的精緻豪华酒店,当中更设有充满魅力的餐厅。博舍的开幕代表著太古酒店进一步拓展至富裕及高速发展的中国市场的最佳时机。”

千高原艺术空间2007年创立于中国成都,是致力于展示并推进中国当代艺术的专业性画廊,设有艺术作品展示厅,影像资料收藏和放映室。主要研究、展示和推动与中国当代艺术文化相关的优秀作品和实验性主体项目,积极开展国内、国际的合作项目。

千高原艺术空间主要展示和推出成长中的有突出才能和价值的艺术家的作品和项目,并发现和推动新的有创造力的艺术家,迄今主要代理和合作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超过20位。通过展览、博览会、学术讨论活动、出版等方式,致力于构架艺术家和社会、机构、收藏者之间的沟通渠道,提供包括艺术作品销售、量身定做的艺术项目、收藏品咨询管理、艺术教育项目以及展览策划。

除了在超过1000平方米的画廊空间的展览项目,千高原艺术空间亦积极参加国际国内的重要艺术博览会,包括香港巴塞尔艺术展 (Art Basel HK)、香港国际艺术展(ART HK)、艺术登陆新加坡(Art Stage Singapore)、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ART021)、上海艺术影像展(Photo Shanghai)等等。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笔帖式街81号

Address: No. 81 Bitieshi Street, Jinjiang District, Chengdu

展览相册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