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策展人:唐泽慧
“山重水复,说的应该是外在的风景,也可以是每日的例行公式。重复的景象暗示了生活的局限性,却恰恰也是它的独特之处。我的《山石》系列作品,转化自我对传统山水文化的一种较深的乏味感。或许观众会在作品里看到一些抒情的关联性,但其实是另一种景象。”
——封岩
本次展览包含了封岩自2006年开始创作,至今仍在进行的“山石”系列摄影作品。与“秩序”、“权力”、“纪念碑”系列对人工造物的关注不同,这组作品表现出艺术家对于自然的兴趣。从作为案头文玩的石头,到城市一隅的竹子和松树,到动物园里的假山和瀑布,再到终南山的岩石,封岩以摄影的方式探讨这些古典风景的典型意象在当代视像中的呈现。当我们以往昔的艺术之眼来关照今天的世界时,发生了怎样的错置与重构?幻境与现实又当如何调和?
在谈到“山石”系列时,封岩说可以将其视为“以一种我个人身处时代的方式对父辈们的回敬”。他的卧室中有一幅儿时从之习画的老师康师尧先生的工笔竹鸟画,这张画跟随封岩多年,最吸引他的是一种能让人身心安宁的“静气”。有意思的是封岩自己的作品屡屡被评论家们提到的也是这样一种“静默的力量”。无论是“权力”、“纪念碑”系列中对刚刚逝去的那个红色年代的追忆和反思,还是“山石”系列对古典风景的回顾与重构,封岩的作品始终保持着一种内敛与克制,一种对于“物”自身的尊重,这使他免于浮于表面的怀旧情绪,或是抽象的哲学思辨,他对于观念的表达总是精确而具体。
我们的眼中或许还留着昨日艺术的残影,而新的现实扑面而来,它们既不能相互取代,也无法完全重合;在“山石”系列中,封岩以一己之力斡旋其间,力图避开人们对于风景的惯常想象和古今并置的一般性套路,某种意义上,他将“风景”还原为“物”,在对“物”精确刻画之中让观念自我显现。
【封岩 Feng Yan】
1963年出生于西安。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旅居纽约多年,现居北京及台湾。封岩选择接近自身理性倾向特质的摄影作为主要表达方式,不同系列作品主题之间坚定有力的发展出他对于极简艺术、抽象绘画、唯物及客观主义、传统与权力等领域的对话能力,以喷墨打印之成品,不着痕迹的探索视觉艺术史的边界。封岩以概念影像作品异军突起于中国当代艺术中较少被受关注的摄影领域,并持续的在跨文化的领域里发生影响力。作品曾先后于北京及德国举办过数次个展,并参与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德国设计博物馆及上海当代博物馆等大型展览。作品被海内外美术馆、机构收藏。除了当代艺术创作,封岩也曾笔耕多年,先后著有《终南山》、《大雁塔》、《座椅反弹的声响》等长短篇小说。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胡湖
“姐夫拍”红了,很多人问我有什么秘笈。霸道姐夫邪魅一笑,吐出...
2014.09.17

热心 读者
有时候他只是很平庸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