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Hi艺术写过两篇批评蔡国强的专栏,第一篇是《“烟花强”,...
2014.09.23
艺术家: 李钢
麦勒画廊高兴地向您宣布将于2013年3月2日举办艺术家李钢(1986 年出生于中国云南大理,生活和工作在中国北京)在麦勒画廊的最新个展《侧棱》。 此次也是继2011年于麦勒画廊卢森部举办首展《缓缓而序》、后于麦勒画廊北京部举办《之间》个展之后,第三次在麦勒画廊举办展览。此次展览将展出李钢近一年来的新作。
“侧棱”作为展览的题目,来自于几何概念: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这正是对李钢创作方法的比喻,他擅长制造不同事物之间的连接点,就如“侧棱”一般介入两个不同的面向。他的创作媒介在生活中随手可及,此次展览中作品使用的材料包含树、鹅卵石、油画内框以及手工编制的粗麻布。但在大多情况下,这些材料进入到他的制作过程后,就会失去或者弱化材料原本的面貌和意义。
此次展览中重要的作品之一《念珠》(2012年,木球,由云南省某地一棵死树的各分支节点打磨而成,397件,直径0.5-51厘米不等)由397件大小不一的木质球体组成,实际上这些经过打磨和抛光的木球全部源于一棵完整的死树。树木在生长过程中不断生出枝杈,而每生长出一个分支就会在树枝交叉的地方留下一个“连接点”。随着枝干从粗到细,“连接点”也从大到小,数以百计。一颗直立生长的大树隐喻了人的一生无法预期的际遇——从出生开始以家庭为基础不断拓展的人际关系——看似枝杈丛生,然而如果能像这些木球一样,从树干上将各个连接点提炼出来并集中呈现,也许也是另一种观看人生的角度和方式。
同样让人感到震撼的还有作品《嵴》(2012年,石头和胶,共70 件,尺寸从24x6x4.5cm至81x24x15cm,装置尺寸:430x520cm)。这件作品的原材料是李钢收集的一堆鹅卵石。经过自然界的风化后每 颗鹅卵石都有向不同面突起的“棱”,李钢找到两颗鹅卵石之间的连接点,利用树脂胶精心的将“棱”延伸并 连接起来,使两颗鹅卵石形成一体 。在李钢看来,看似独立之物也存在着隐性的关联,通过连接会造就物体 之间不确定的存在方式。
李钢于1986年出生于中国云南大理,后来以最好的成绩考入云南大理学院。之后他来到北京,抱着成为职业艺术家的目标开始自己的艺术实践。他用绘画、摄影,装置及现成物等多种不同的媒介,挖掘美学上的各种可能,并关注于长久以来艺术家都在不懈探讨的诸如死亡、时间等的终极命题。
苏坚
我在Hi艺术写过两篇批评蔡国强的专栏,第一篇是《“烟花强”,...
2014.09.23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杨天帅
It’s raining Rain Rooms in Chi...
2017.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