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迈克尔·华金·格雷个展:我的化石库

日期:
2015年4月2日 - 2015年5月2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5年4月1日 18:00
空间: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18号楼)

展览简介

开幕:2015.4.1(周三),18:00-20:00

讲座:2015.4.2(周四),19:00-20:00

地点: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18号楼101室)

系列展参展艺术家:

迈克尔·华金·格雷 (Michael Joaquin Grey)

沃夫冈·斯蒂勒(Wolfgang Staehle)

乔治·拉格瑞迪(George Legrady)

卡西·瑞斯(Casey Reas)

马丽娜·朱可夫(Marina Zurkow)

吉姆·坎贝尔(Jim Campbell)

阿尔与阿尔(AL and AL)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将举办名为“我的化石库”的美国艺术家迈克尔·华金·格雷个展。

“我的化石库”由三件紧密关联并彼此共鸣的影像作品构成,它展现了一个向着太阳系中心进发的壮丽视听史诗。这是一个为保存数百年来以媒体物器及科技发明为形态的文化遗产的旅程。此等文明遗物体现了当代以技术为代表的物质文化之无限的创造性以及其与生俱来的的短暂性和易弃性。作品逐步展开了以神话为灵感而构思的、富有教育意蕴的三段结构,即“观察(前博物馆)、收集(博物馆)、保存(后博物馆)”。艺术家所发展出的这一三部曲,见证了文明的生命力可突破历史及人类物种的局限,拓展至一个以宇宙时间为体量的未来。

此次展览中的大型墙面投影《太阳庇护所》是一个以个人与集体想象的太阳系模型的末世论之作。它从格雷最初于2005年所做的的宇宙可视化引擎“So What Moon Calendar”演变而来。作为一个生成的3D环境,《太阳庇护所》是一个计算机影院,其中的声音是由艺术家的空间词集生成,以创造太阳、月亮、地球和太阳系的其他部分。这一动画受玛雅日历周期所预言的行将来临的末日所启发,是一次临近终极抑或是前往新文明的旅行。旅行先到达太阳中心,再折返穿越不同的行星来到小行星带的边缘。这些行星和天体由人类文明记忆中的声音、歌曲和演讲所驱动。二十世纪末期的这些声音遗迹引领我们穿越银河到达一个社会与历史意识的界域。

在虚拟太阳系旅行的对面,两个65英寸高清显示器中旋转呈现的是《生态环境带》。《生态环境带》是始于 《太阳庇护所》中的首个位于火星之外的后博物馆收藏。这个不断变化的装置突显了一个以莫比乌斯带形式环绕的物的集合,一个源自文化记录的历史流。

《生态环境带》创建了一处庇佑所,一个新的观察和思考从印刷机诞生至今的媒体发展和集体神话的空间。通过将这些“媒体物”重置于一个3D虚拟外星环境之中,一个重新解读历史和物质文化所必要的距离和媒介得以产生。

这一环绕星群由超过一百件媒体历史中的物件组成,其中包括古腾堡印刷机、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话筒、灯泡、福特T型车、收音机、电视、原子弹、斯普特尼克人造卫星、怀特飞机、军用无人机、哈勃望远镜、电子显微镜、苹果手机、914施乐复印机、晶体管、登月舱、火星探测器、苹果第一代电脑、电脑、软盘、闪存和电子吉他。此物之集合捕捉到了后博物馆宇宙中的文化意识。

《原初之汤:第二次积聚》是一件实时计算作品。该作品是一个层次随时间推移而增长的持续媒体“化石库”,它创造了一个不断搅动、沉积的渗透“焦油场”。以作品观念的纯粹和形式的简练,我们得以步入原始涌现所带来的无尽的演变。

《太阳系空间词集2012》是对《太阳庇护所》中艺术家由声音生成的太阳系虚拟模型中物体的一次图像化呈现。这一计算机影院作品中的音乐和文本创造了太阳、行星和艺术家所构建的媒体文化宇宙学中的各个物件。

此次展览中的大型墙面投影《太阳庇护所》是一个以个人与集体想象的太阳系模型的末世论之作。它从格雷最初于2005年所做的的宇宙可视化引擎“So What Moon Calendar”演变而来。作为一个生成的3D环境,《太阳庇护所》是一个计算机影院,其中的声音是由艺术家的空间词集生成,以创造太阳、月亮、地球和太阳系的其他部分。这一动画受玛雅日历周期所预言的行将来临的末日所启发,是一次临近终极抑或是前往新文明的旅行。旅行先到达太阳中心,再折返穿越不同的行星来到小行星带的边缘。这些行星和天体由人类文明记忆中的声音、歌曲和演讲所驱动。二十世纪末期的这些声音遗迹引领我们穿越银河到达一个社会与历史意识的界域。

在虚拟太阳系旅行的对面,两个65英寸高清显示器中旋转呈现的是《生态环境带》。《生态环境带》是始于 《太阳庇护所》中的首个位于火星之外的后博物馆收藏。这个不断变化的装置突显了一个以莫比乌斯带形式环绕的物的集合,一个源自文化记录的历史流。

《生态环境带》创建了一处庇佑所,一个新的观察和思考从印刷机诞生至今的媒体发展和集体神话的空间。通过将这些“媒体物”重置于一个3D虚拟外星环境之中,一个重新解读历史和物质文化所必要的距离和媒介得以产生。

这一环绕星群由超过一百件媒体历史中的物件组成,其中包括古腾堡印刷机、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话筒、灯泡、福特T型车、收音机、电视、原子弹、斯普特尼克人造卫星、怀特飞机、军用无人机、哈勃望远镜、电子显微镜、苹果手机、914施乐复印机、晶体管、登月舱、火星探测器、苹果第一代电脑、电脑、软盘、闪存和电子吉他。此物之集合捕捉到了后博物馆宇宙中的文化意识。

《原初之汤:第二次积聚》是一件实时计算作品。该作品是一个层次随时间推移而增长的持续媒体“化石库”,它创造了一个不断搅动、沉积的渗透“焦油场”。以作品观念的纯粹和形式的简练,我们得以步入原始涌现所带来的无尽的演变。

《太阳系空间词集2012》是对《太阳庇护所》中艺术家由声音生成的太阳系虚拟模型中物体的一次图像化呈现。这一计算机影院作品中的音乐和文本创造了太阳、行星和艺术家所构建的媒体文化宇宙学中的各个物件。

关于艺术家:

在过去的三十年间,迈克尔·华金·格雷(1961年生于加州洛杉矶,现生活于旧金山和纽约)一直在研究复杂与自然系统中生命、语言与形态的发展,以及生命与非生命系统是如何兴起、成长、衰落。格雷的宇宙学试图捕捉、收集自然现象及文化中的关键时刻。格雷提请我们注意常常被当代社会所忽视的直接观察对学习的重要性。格雷的实践以一种社会雕塑的形式,从下至上地探索文明发展的起源以及教育模式对我们产生的影响。

格雷作品在国际上的展览及收藏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Los Angeles)、纽约惠特尼美术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New York)、纽约当代艺术新美术馆(The New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New York)、伦敦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y, London)、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Chicago)、纽约当代艺术中心P.S.1(P.S. 1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New York)、沃克艺术中心(Walker Art Center)、汉诺威艺术协会(Kunstverein Hannover)、布拉格DOX当代艺术中心(DOX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Prague)、圣丹斯电影节(Sundance Film Festival)、加州伯克利艺术博物馆(Berkeley Art Museum, California)、北京中国美术馆(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Beijing)、新艺术信托:泰特现代美术馆与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the New Art Trust: TATE Modern, and the San Francisco Modern)。

格雷的作品曾以个展的方式在多地展出,包括伦敦的里森画廊(Lisson Gallery)、纽约的芭芭拉·格拉德斯通画廊(Barbara Gladstone Gallery)、洛杉矶的里根计划(Regen Projects)、纽约P.S.1/现代艺术博物馆(由克劳斯·贝森巴赫 [Klaus Biesenbach]策划)、柏林绘画美术馆(柏林国家博物馆,由斯捷潘·韦贝尔曼[Stepan Weppelmann]策划)。

关于系列展:

“我的化石库” 是由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主办的屏幕作品系列展首展。此次系列展由CAC学术指导张尕策划,通过7位国际艺术家各自为期一个月的投影作品系列个展,审视艺术家自创的动态声像生成系统、有违现有网络传输协议的实时图像、不拘于常规的动画手法以及对时髦的社会性题材的疏离。系列展所呈现的艺术家通常会使用不同于流行的录像语言的算法逻辑进行创作——录像艺术往往依赖影像软件所预设的效果和剪辑规则来创作内容和操控视觉 ——从而干扰,颠覆了内在于图像生产中制作叙事和构建意义的影像工具和手段的经济学与意识形态。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将见诸于1920年代瓦特·互特曼(Walter Ruttmann), 丹泽可·费托夫(Dziga Vertov) 的先锋实验,以及20世纪中叶以麦克·斯诺(Michael Snow), 沃舒卡夫妇(The Vasulkas)和白南准(Nam June Paik)等的经典作品为代表的媒体艺术的丰富传统延续于数字当代,他们发展出一种超越录像艺术既有形态的新的美学感知,打开了得以想象宇宙的宏大抑或日常的平实之个性化的感知空间的新的可能性。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