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红砖美术馆将于3月20日呈现艺术家克里斯多夫·勒·布伦(Christopher Le Brun)亚洲首次美术馆个展——“观·觉:抽象作品1974-2020”。展览涵盖了勒·布伦跨越近五十年的绘画以及雕塑作品,展现了“抽象”在勒·布伦创作中所形成的独特表达,同时,也揭示了其艺术本质上的形式性。
图片
克里斯多夫·勒·布伦,《象限》,2020
布面油画
210.6 x 240.8 x 3.6 cm
©克里斯多夫·勒·布伦
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勒·布伦先后于英国斯莱德艺术学院和切尔西艺术学院学习绘画,正统的经典教育让他的艺术作品与文学、诗歌、神话、音乐等多样的文化形式产生丰富的回响。勒·布伦通过他的艺术实践展现出了对“理想绘画”的坚定渴望,他被艺术史学者、著名策展人芭芭拉·罗斯(Barbara Rose)誉为“画家的画家” (painter’s painter),是英国上世纪80年代涌现出的艺术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曾于1980年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并于1982年在柏林的马丁·格罗皮乌斯博物馆(Martin-Gropius-Bau)参加了轰动一时的著名展览“时代思潮”(Zeitgeist)。
作为画家,在二十世纪晚期关于选择抽象还是具象的道路上,勒·布伦选择信赖自身的直觉与视觉经验,在二者间持续创造丰富的对话。过去十年中,勒·布伦发展出了具有浪漫主义及象征主义的抽象风格:“尽管曾因缺少表现物而若有所失,但我也渴望我的作品是形式的、抽象的——从而是自足的。最理想的状态便是作品能拥有独立于我的价值。”自职业生涯早期一直到2020年的新作中,勒·布伦始终对颜色、光、空间、笔触、精神等绘画美学及基本特质保持着强烈的兴趣及探索精神。正因如此,勒·布伦欣赏有着共通艺术特质的中国传统绘画并与之产生共鸣。
“双联画”(Diptych)是勒·布伦作品中具有特点的一种形式,被并置的两块画布通常有着深浅两种色调区分,这样的结构一方面回应了大脑将两只眼睛的视线融合在一起时所做的图像瞬时合并,另一方面指向了创作中覆盖与揭露,明与暗,动与静等丰富的二元性。就像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没有单一的来自作者的声音一样,勒·布伦认为:“这些双联作似乎抹去了创作者的固有呈现,而展露了有关绘画的本质。”
林与木是勒·布伦创作中的重要主题,“林冠线”(Woodlines)系列起源于艺术家的版画创作,“刻”的动作呈现了一种对森林、树木及开辟道路的直观类比,通过对方法(与构图)的大量简化,将此前作品中的形象层层剥离,只留下了其最基本的内容。将人置于一条林间小路或林冠线之上,也就意味着不去跟从日常的逻辑,而在某种其它事物的引领下踏上旅途。
相似的意象也在本次展览中的“植茎”(Stems)系列雕塑中出现。这些雕塑就如一种原型,以视觉的方式将飘散的思想与记忆凝聚成形。勒·布伦的雕塑作品与他的绘画创作一样注重形式,使用基础的线条、柱子、平面、圆盘等简单的元素,却仍有着存在感与神秘感。
在艺术创作之外,勒·布伦也是一位杰出的艺术教育家和机构管理者,他曾担任伦敦泰特美术馆、英国国家美术馆、英国国家肖像馆等多家艺术机构理事,并于2011年至2019年担任英国皇家美术学院院长。2021年,因在艺术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勒·布伦被授予英国爵士勋衔。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