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展览由台湾著名学者王嘉骥担纲策划,将以全部五个展厅呈现艺术家梁铨1982年以来的重要作品。
梁铨是上世纪“文革”后首批留美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也是中国当代艺术中最早从事抽象创作的艺术家之一,他在创作中体现出来的中西方视觉文化的双重特色及互文性修辞成为其艺术风格形成的关键所在。他的作品通过形式的途径保持了对西方现当代的关注,却反向构建了一个与西方艺术有着差异性的美学框架。在汲取西方现当代艺术经验的同时,艺术家也借助这一途径,归返中国艺术传统的源泉,以此呈现当代艺术的东方高度。
出生于1948年的梁铨,祖籍广东中山,长于上海。1964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附中。1981年赴美国旧金山艺术学院学习版画。1984年归国并进入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执教。1995年离开教职,转往广东深圳画院担任专职画师。曾参加“伟大的天上的抽象”展(中国、意大利)、悉尼双年展(澳大利亚)等重大国际展览,并在美国圣地亚哥大学、德国包豪斯档案馆、纽伦堡艺术之家等机构举办个展。
梁铨一直希望能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之中,重拾文雅,于平淡中探精微,在自然中见天趣。1985至2000年间,梁铨创作经历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经营位置”阶段,可以概括为“重彩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充满偶然性的异质对象拼贴,譬如以具有文化象征能指的印刷拓片,实际混合反映现象世界的多重文化符指,投射或隐喻他对家庭、社会、国家、历史、传统的种种不言明的感受与议论。2000年之后,梁铨以茶入画,微妙地将自己的哲学观和生活美学态度,兼容并蓄地融入创作之中。他的创作不再以现象作为观照对象,而转向个人心迹和生命态度的疏理,这才是他真正抽象的开始。从现象回归本质,由纷然杂沓复归平静淡默,梁铨寻得了知天命之后的创作归属。
“面对这神秘的世界,我无力争强,就只能示弱。” 梁铨这一谦冲的说法与唐代诗论家司空图所揭示的“持之非强,来之无穷”的艺术思想,有着不谋而合之处。“反虚入浑”,回归本然,梁铨以“蓄素守中”的态度,持续让我们透过他的创作,见到了虚怀若谷之风。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