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INTER-YOUTH: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是由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主办的年度青年艺术家大展,展览得到了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以及绘画艺术学院院长杨参军等学院领导和师生的大力支持。本届展览由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井士剑教授担任总策展人,联合马楠、宋振熙和Carola Uehlken三位年青策展人共同策划,集合来自国内外多所高等艺术学院的青年艺术家作品,并特邀国内知名艺术家友情参展。展览将于2015年10月29日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至2015年11月4日,为期一周。INTER-YOUTH展旨在为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提供展示平台,创造交流机会,并鼓励专注纯粹的创作态度和精进探索的艺术精神。本届展览将延续中国美术学院长期倡导的前沿、实验的创作态度,追问绘画本源,关怀人文价值,直面传承、融合和创新的时代命题,用开放活泼的展览方式展现当下国内外青年艺术家的多样艺术面貌。
本次展览以“此时虚造”为主题:“此时”强调时代青年的绘画艺术所具有的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他们善于融合多元的绘画表现方法,为视觉艺术打开不同的向度;而“虚造”则试图回应图媒时代图像过剩的现象及其对艺术创作中“转换”、“还原”、“再造”三个基本问题的影响。中国美术学院许江院长特别为此撰文《出迷,或入迷》,深刻的论述了艺术创作的现状与出路:“与我们那个时代的青年相比,今天的青年更为迫切地表达这种意图:不满足于写物,而留意于写心;不满足于平铺直叙地接近对象,而更乐意谜一般地置身其中。但他们知道心与物不可分。如何在心物须臾不可分的进程中,经历一份缓慢的语言的锤炼和生命的成长,如何在谜团一般的生活世界中,用自己的成长与艺行来持续地打开这个谜团,恰是历史和时代给一代人出的谜,也是青年艺者给自己出的谜。”在此基础上,展览将以“N种开始,Kick Start”为口号,以开放的态度面向当代艺术创作中的诸多问题,并置青年艺术家各具特性的多种表达方式以呈现其丰富的面貌。借此探讨通过绘画表达不同观念、态度和诉求的诸种途径。
本届展览分为特别展,主题展,阐述展三个板块。“特别展”特邀7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内艺术家:刘韡、李青、段建宇、仇晓飞、郝量、王光乐和吴俊勇。他们将用自己的作品与青年艺术家进行深度交流和对话。主题展版块将聚焦国内外知名院校推荐选出的艺术家。阐述展汇集大量绘画艺术学院年轻艺术家的作品。相信这三个版块的交叉并置会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观看经验。
为促进青年艺术家专注艺术创作,本次展览还设置奖项以资鼓励。特设“INTER-YOUTH艺术大奖”一名,奖金十五万;“INTER-YOUTH学院奖”二名,奖金各五万元;“INTER-YOUTH创作奖”二十名,奖金各三千元。此外,作为一场青年艺术家的盛会,“INTER-YOUTH”希望吸引更多喜爱艺术的观众参与,特设立“最受观众欢迎奖”,由观众票选产生,并于闭幕时隆重揭晓。值得一提的是,展览期间组委会还将和媒体合作开展获奖艺术家与观众互动沙龙,策展人导览等公共教育活动,让艺术更加走进大众。
截止2015年10月10日,在短短一周左右的时间内组委会收到了来自国内外约400位艺术家,近1000件作品的踊跃投稿。最终,组委会初选出近200位艺术家的约400件作品参加本次展览。投稿者有来自中、英、德、法、意等国的青年艺术家,也有包括国内八大美术学院在内的多所艺术高校的青年艺术家。本次评选以还原从学院走出的青年艺术家当下的生态面貌为评审宗旨,综合画面形式、主题内容等审美标准,特别强调绘画的时代性、多元性,以求公正地展现国内外青年艺术家复杂多样的创造状态。无论是从参展人数、学院数量还是作品风格等方面,相信本次展览都会成为年内备受关注的一次青年艺术家盛会。
“INTER-YOUTH: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将努力成为极具特色和影响力,并有持续性的青年艺术家展览和扶持项目。
-----
【展览信息及简介】
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
Inter-Youth:Art Exhibition of International Art Institutes
展览学术主题:此时虚造
开幕时间:2015年10月29日
展 场: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南山路218号)
总 策划:井士剑
年度特邀执行策展人:马楠;宋振熙;Carola Uehlken
主办单位: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组委会;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合作院校: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哥德史密斯学院;伦敦艺术大学;柏林艺术学院;巴黎美术学院;芝加哥美术学院;布雷拉美术学院;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等。
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组委会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5年9月
-----
【团队人员介绍】
井士剑 总策划
1960年生于辽宁省黑山县;198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任中国美术学院绘画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理论与实践绘画博士。工作和居住于中国杭州。第七、八、九届全国美展(1989年、1994年、1999年),中国油画年展(1995年),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1996年)。曾获奖项:八届全国美展作品奖、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中国油画年展佳作奖、香港回归艺术大展金奖、澳门回归艺术大展银奖等。出版画册:《井士剑油画作品集》。发表论文:《绘画艺术的视觉所思》、《基础的含义》。井士剑的作品事实上呈现出更加开放和多维的内容与涵义。在他的作品中,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个人与世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深刻而奇妙地混合纠结,且在某种对峙的张力间并存着。
入世与隐遁、救赎与逍遥这二元对立又相互转化的关系,一直是困惑知识分子们的永恒问题,而这一问题在井士剑的创作中又获得了新的视觉呈现和图解。
马楠 独立策展人
目前在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做博士研究。近期的研究课题“博物馆地下室”将关注展示、观看和知识分类等问题。2010开始从事当代艺术策展及多媒体剧场实践和研究,期间翻译、创作并策划的项目包括:2015年翻译威廉·肯特里奇哈佛演讲文集《绘画六讲》,将由北京联合天际出版公司出版;2014年策划,“TOP15 研究生卓越人才调研培养项目”,获浙江省财政教育专项资金支持;参与策划“我们在绘画中:中国油画国美之路”展览及全国美展国际学术论坛;翻译世界艺术史丛书之《世界戏剧简史》,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策划“博物馆地下室”,“看不见的手:策展作为姿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双年展;2013年导演“云戏剧:上海奥德赛”,上海“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策划“会通履远:重访林风眠之路”展览,广州风眠艺术中心,以及中国美术学院85周年校庆,“无墙的学院”之“会通履远:重访林风眠之路”展览;策展“绿盒子:媒体现实的空间”,杭州天鸿媒体城市研发中心;2011年导演,“万能机器人”多媒体剧场,在杭州“五谷杂粮”艺术节上演出;联合策展“杭州声纳”系列声音艺术及多媒体演出;2010年于“巡回排演”第八届上海双年展中参与助理策展工作等。
宋振熙 独立策展人
1985年出生,获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学士,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硕士。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策展部主任,“当代艺术调查局”(简称:ABI)机构负责人。长期关注当代艺术青年艺术家生态,主要以绘画理论、影像理论方向作为学术研究方向。2015年策划苹果品牌ARTIST.LOG艺术家日志项目;2014年担任“美术文献”2014末期专刊学术主持;同年10月担任首届上海PSA当代艺术策展人计划“大地备忘录”策展人之一,并获奖;2013年担任杭州东方品质之城系列活动“林泉-书画与造园”新媒体现场策展人;2012年担任“80.90.100青年志业”浙江青年艺术家作品展暨青年艺术生活调研策展人;2010年担任中国美术学院第二届“艺术春天”研究生群展策展人;2007/08年参与撰写《艺术的历史与修正》、《艺术的历史与事实》两本理论书籍等。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