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秩序的边界:抽象绘画的中国途径

日期:
2015年4月4日 - 2015年5月4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5年4月4日 16:00
空间: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展览简介

策展人:夏季风

参展艺术家:朱德群、赵无极、林寿宇、尚扬、刁德谦、余友涵、王怀庆、梁铨、苏笑柏、吕振光、马树青、陈墙、丁乙、刘野、李磊、颜磊、周力、陈若冰、周洋明、刘韡、陈彧凡、王光乐、刘可、梁远苇、陈丽珠、迟群、鞠婷、唐明伟、冷广敏、钱佳华、李平、王一、王智一

作为蜂巢当代艺术中心2015年度开年展,“秩序的边界:抽象绘画的中国途径”将起用全部五个展厅,试图对华人抽象绘画艺术创作领域中富有探索创新精神的群体及其实践活动,作一次归纳性的梳理与呈现,进一步探究和推广华人抽象艺术逐步形成的新美学特征,并重新认识、判断和确定抽象系统中存在的当代性意义和学术价值。

发轫于二十世纪初的抽象绘画艺术,以其哲学上的非逻辑性和美学上的主观表达形式颠覆了时代的审美习惯,并与以客观世界为表现对象的具象艺术并驾齐驱,成为了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的主流语言形式。抽象绘画注重绘画本身而非主题,作为自身存在的一个实体,在系统内进行自我繁衍和生成,并不依赖于对自然对象外观的真实模仿。不确定的而可能存在的无数内在关系,让抽象艺术充满了无限的活力。而俄国的两位先驱人物以及他们的艺术探索,即康定斯基的抽象表现主义和马列维奇的几何抽象,迄今依然是抽象艺术发展脉络中的两条主要线索。

相较于西方抽象艺术的蓬勃兴盛,中国抽象艺术的发展并不顺遂,虽然早在二十世纪20年代的早期油画作品中就露出端倪,例如在当时的艺术团体“决澜社”、“中华独立美术协会”中出现,但严格地说,这些创作实践尚属于后印象主义、立体主义、象征主义和野兽派等艺术流派和思潮的绘画范畴。

中国当代艺术与抽象艺术近距离接触并由此产生抽象绘画的意识,大约在二十世纪的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早期一批曾经在海外从事抽象艺术创作的华人艺术家,如吴大羽、朱沅芷、赵春翔、赵兽、陈荫罴、赵无极、朱德群等,开始逐渐影响到国内的艺术创作,为中国抽象艺术的兴起,起到了引领和启发的作用。

与此同时,本土艺术家如吴冠中也开始展开有关“形式美”和“抽象美”的讨论,在之后兴起的“85新潮美术运动”中,一些艺术家用一种“似抽象而非抽象”的形式,创建了所谓“理性绘画”的思潮。虽然这些讨论和实践具有一定的抽象主义倾向,但显然与西方抽象艺术的概念和理论依然存在着不小的出入,更多的是接近西方早期的现代主义艺术色彩。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大抵是“85新潮美术运动”与它们所对抗的革命现实主义主流创作,在严格意义上说,具有相同的狂热的乌托邦精神本质,只不过先前由官方垄断的话语权,这个时候部分被民间所逆袭。从这个层面上说,这也是中国抽象艺术创作的主流风格,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康定斯基抒情式抽象的单一理念和形式所主导的根本成因。

随着“85新潮美术运动”的硝烟散去,或者说出于对现实表现主义表达的厌倦——尤其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加速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与之相适应的,是抽象艺术中一种更为冷静、概括﹑精练和简化的形式正在中国当代艺术中蔓延。而这条线索可以上溯到蒙德里安和马列维奇的美学趣味,也可以旁涉法国结构主义大师罗兰·巴特提倡的“零度写作”理论,让语言的边界保持在理性的秩序之中。

虽然本次展览讨论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的几何构成为主,但同时也兼顾了华人传统审美意识中对抒情抽象的经验与欣赏习惯。前者契合了全球性抽象艺术的发展趋势和流变,后者则试图揭示抽象艺术通行的方法论背后,隐藏着东方艺术美学的可能性,藉此观察抽象艺术在中国本土演绎与西方迥异的特殊路径。

毫无疑问,中西方双重传统的继承以及互文性修辞,让中国的抽象艺术在保持西方抽象主义的形式之外,呈现出重新构建一个与之有差异性的美学框架的可能。或许正是这样的差异性,让进行中的中国抽象艺术,有可能成为世界当代艺术持续性推进的动力,为抽象艺术的新可能提供中国式的答案、洞见与预想。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