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由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与中央美术学院共同举办,中央美院教授赵力、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副馆长吴秀华策划的《此在--陈淑霞作品展》,将于2015年4月16日至5月24日在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展出,此次展览是陈淑霞近些年来的艺术创作的又一次整合,也是她和港大美术博物馆的又一次合作续缘。
此在,可说是陈淑霞在历经了多个不同阶段的个人体验后,映衬出来的此时此刻。“此在”的陈淑霞无意间将自己定格在“闲置”的状态下。慵懒,慢腾腾地过着,这类不加情绪化的表示时常流露在其简约的画面上或是文字的表述里,许久了,这钟固执逐渐放大成了“偏执”。在“此在”的系列作品中,陈淑霞把“在”当作背离,舒散到远离凡事尘埃的空旷地带,让自己总是处于身虽在而心已远的状态,这是陈淑霞作为艺术家的对于现实纠结的规避,或说是她乐于一头扎进空洞现实的悠然。陈淑霞谓之的“慢生活”既不是要批判的现实,也不是消极倦怠的颓势,却是大家都见不到的“真实”。真实,这个陈淑霞喜欢自我解读的真实,很长时间里构成了她内心情投意愿的旁落。
围绕“此在”生发的主题没有具体指向,满目是难以接近边际的“主场”画面,迟缓地铺展在已经被摧残了的富有质感的轮廓里,这似乎要告诉你的是,时间已经凝固,静下来后的心态连讲述都是多余的,因为在她的心中早已自认为,无趣、无奈的表白反而不如空乏更为有力。今天看来,在处处尽显个人魅力的时候,陈淑霞反而把自己给画“丢了”,丢在了她所贪恋的迷幻现实里,在这个迷幻现实中,她倚靠在不见的事实里“对视”着,把自己的个性和体味交代着,心也随之踏实。
“此在”虽然着眼于当下,但却回味了时间历史的长度,在这些刻有印痕的比照中,从“此在”到“我在”的时间长度里,支离破碎的感受已经被陈淑霞连结放大,其实,这就是陈淑霞对自己最高的期待。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