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日常记忆

日期:
2014年9月26日 - 2014年10月26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4年10月18日 16:00
空间:
久画廊
艺术家:
郭玲、廖曼、田园、汪子博、许果
策展人:
梅子

展览简介

策展人:梅子

参展艺术家:郭玲、廖曼、田园、汪子博、许果

2014已然开始了她的秋冬之季,伴随着一年的耕耘劳作,我们也有了些许记忆值得忆想。适时,久画廊也推出了青年艺术家群展《日常记忆》。他们通过画笔记录了日常生活中那些陪伴着他们的物件和望眼所及的楼屋,或经纬交织,或断壁残垣。它们静默无声,却是陪伴了青年一代的成长,无声中记录着也流露了作者们的心境。推出佳作的几位艺术家分别是:郭玲,廖曼,田园,汪子博和许果。不同的学习履历,不同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们精彩的画幅。此次展览持续到10月26日,欢迎各位前来欣赏品鉴!

生活就像卡夫卡的小说,而艺术就像艺术家生活的眼睛。用画笔收集日常生活的点滴。最平凡的观察恰恰是最“艺术”的生活。

——吴禹墨

即画,就是有用字无法表达的意绪,这些物:鲜活的、美味的、有用的、无用的、废了的、腐了的……如你、如我、也在这时间存在着,该是比你、比我,无了欲求,却是自在。

¬——田园

消费时代热络的情感互换与文化迁徙,炙目的霓虹光线和觥筹交错,闭目,空说梦,心中仍是一盏孤灯。“人事三杯酒,流年一局棋。”想用的恋人渐远了,等待的马车永远的凝固了,中式盆景的自怜,张望门外的女孩也要隐去在一抹如梦的静皑中,自顾自游。纷阑错综的文化碰撞中,叙事与反叙事,理性与经验,个体与集体,追问与放逐,脆弱的现实与理想的诗意,孤独地行走与狂妄地游吟,如幻术,如镜像,如辗转梦游,孤独、怀旧、沮丧、麻木不离生命须臾。居然对的想象与错位的混乱感不是我们对当下世界的图像评论,厌听啼鸟,慵扫落花,一场梦醒,一场梦隐。

——廖曼

我用画笔将这些痕迹一一地收集,希望将这些时间都化为恒久的过程。

——汪子博

如果一直以来我都是以记录的方式来缅怀记忆;讨论着丧失与幸存;思考着生与死的复杂关系,那么最近一段时间的实验则是在讲故事。讲一个游离在现实与梦境之间的故事;一个仅存于隐秘地带的流觞故事;一个略带戏剧性的荒诞故事。

——许果

北京前门大栅栏一带的西式旧房,上海外滩的银行商铺,这些曾经一度象征治民权利的老建筑,如今已经成为大众公共记忆的一部分。如何呈现这种公共反思?这好比当我们在看一部电影时,是感动与它的故事,还是感动于影像呈现的力量

——郭玲

展览相册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