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梁美萍个展——珠江三角系列一:香港制造

日期:
2014年3月1日 - 2014年4月1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4年3月1日
空间:
奥沙画廊(香港)

展览简介

策展者言

文/任卓华(Valerie C. Doran)

梁美萍的艺术创作一向以概念性和探究性为主。她的「香港制造」由毗邻香港的深圳大芬村出发,以这个因香港的行货画贸易而崛起、手工复制和用艺术的桥头堡,作为模仿探索对象和作品生产基地。从「香港制造」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件富有深度的概念性作品,带出用、复制和原作者问题;同时它是一个载体,混凑各种观点,往来穿梭于两地之间,一再颠复游客/制作者的目光。

当观众走入「香港制造」这个装置环境,便立即被近400幅大小不一的油画包围着,它们满墙上,乱中有序。整个环境就如一所离奇发大了的行货画店。这些画中的景象尽是香港风光或是有关香港的事物:布局俗气、技法粗疏,明显是以游客为对象。然而,从整体来看却有点儿古怪:有些油画作为纪念品,固然有合情合理——米奇老鼠指着迪士尼乐园、快活谷赛马;但有些却偏于寻常琐碎,难以想像它们竟会入画,甚至被带回家作为纪念品:莎莎化妆品店门外的人群、曾经由香港富豪拥有的金马桶。况且,其中复制版本都不遑多让。

当梁开始构思「香港制造」这个项目时,香港的行货画贸易已一如其他香港小型工业早就般向北迁移,最终导致大芬村这生产基地的诞生。与此同时,旅游客流却从相反方向而来:从中国内地南下香港。梁有此一问:内地游客来港,但行货画却产自深圳,那又是谁在制造这些反映内地游客目光的香港行货画?梁美萍决定亲自创造这些行货画:而创造的过程也就成为「香港制造」叙事的基本。2006年,梁暂居深圳,隐姓埋名,扮作一位业余画家,走到大芬村学习行货画这门手艺。投身于一位大芬村画师的工作室,成为学徒,很快便掌握了一些公式化的绘画技巧;其后梁开始在工作室下订单,要求复制所拍的照片,而这些照片的题材全都是深受内地旅客热爱的香港景点,有富梦幻色彩的,亦有寻常不过的。「香港制造」自2006年起一直持续至今,它不断制造联想纪念,并复制大量副本,随时可供选购。香港构思;深圳制造。这些行货画及其生产过程所反映的,不单是当下的经济形势、社会状况,更是对画中意指地方所有权的索求。芸芸众目、芸芸众象、芸芸索求。

艺术家自述

我对事物之间的「脉络」、读解一种「不确定性」,及这种「不确定性」所引发的症候感兴趣。最近的作品,并不着重揭示或反映什么,而是通过「关系」制造事件,通过事件进行阅读。我也警惕作品中出现某种支配性,因为这会产生某种秩序化的符号,因而,我认为作品的暧昧性是创作中很重要的部份,因而有一种难以被归类的艺术举动。

同时,我亦重视作品被阅读时的时空脉络(context),和当时当地产生互文性(intercontextuality)的关系,尤其与社区文化的联系。在作品中,我一直希望能坚持不断提问,且保持提问题的能力。

梁美萍

梁美萍生于香港,以香港为基。其创作以概念性及探究性为主,横跨装置、公共及社区艺术、表演性录像及混合媒介等范畴。多从日常生活感知来检视日常生活本身,同时关注种族、社区及集体回忆等多项议题,透过实验性的互动,溶入日常生活当中,发展出特定议题的计划,综合剧场、设计、商业与社会空间等元素及平台,藉以将表演及行动延展。

梁氏的创作往往以研究为基础,这与其所从事的视觉文化及全球化理论研究不无关系。法国国家高等美术学院艺术学士(1991),美国加州艺术学院艺术硕士(2000),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哲学博士(2009)。现任教于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

策展人:任卓华(Valerie C. Doran)

任卓华为独立策展人、评论家及翻译者,多年来专注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对跨文化流动及比较艺术理论尤有兴趣。近年之策展及艺评焦点主要集中在香港艺术家的创作。策展的项目包括于香港艺术馆展出的《寻找麦显扬》(2008-09),跨领域的艺术项目《Stigmatics》(2012)等。任氏曾为几位重要的中国艺术理论家,包括栗宪庭、高名潞及高士明等翻译文章。2009年获香港民政事务局颁发嘉许状,以表扬对香港艺术及文化界所作出的贡献。任氏为亚洲艺术文献库谘询委员会的成员。

奥沙画廊

奥沙画廊在2004年成立于香港,迅速发展成为亚洲最具规模商业画廊之一。多年来,奥沙不断支持具实验性及批判性的创作,将不少当代艺术家推广至亚洲以至全球各地。奥沙首重策展理念,以展示及推广国际和亚洲的当代视觉艺术为宗旨。奥沙推崇以全球性、跨媒介和多样化的方式去创作、展示和解读当代艺术,并致力成为各种艺术表达与观众参与之间的沟通桥梁。透过高质素的研究、展览和出版项目,奥沙志在探讨个人、文化和社会层面上的种种议题。经过多年努力,奥沙画廊已在国际艺坛广获认同,乃香港第一间获邀参展2011年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和2012年Frieze Masters的画廊。

开放时间:10:30-18:30 周一-周六;14:30-18:30 周日

咨询电话:852-23898332

场馆地址:香港九龙观塘兴业街20号联合兴业工业大厦4楼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