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博而励画廊有幸于2016年4月23日举办张伟的第二次个展《新作》。自画廊在《张伟:抽象画1979-2012》中首次介绍了张伟跨越近40年的作品以来,他的抽象创作实践再度现身,在现代和当代中国艺术的语境下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
“张伟:新作”由这位艺术家精选的最新布面油画作品组成,探讨了当代全球绘画广泛的可能性。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绘画中的基本的要素用某种方式结合在了一起,预示了这位艺术家独特的手法。他的作品直接、沉静而富有说服力。在此次展览中,一系列张伟早期的抽象作品为新作提供了视觉上的参考,同时早期档案材料记录张伟艺术试验发展以及从社会和政治动荡到寻求现代性的转型期的背景信息。
张伟(1952年出生)是当今中国最早的抽象画家之一,对精神自由的渴望不断地通过他的艺术表达体现出来。从70年代初以来,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艺术教育,他与一个群年龄相仿,背景相近的年轻人一起在室内画静物或者去野外画画,这个群体后来以“无名画会”而闻名。他的抒情而多彩的静物或风景画,充满了美感,他们的行为自由而不受拘束生活方式与当时政治统治下的单一性形成了反差,同时也是被文化大革命那种宣传画视觉环境主导的一种抵制,然而,因为不满足于自己的实践,张伟无法回避对自己寻求艺术自由的渴望而赋予行动。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中国在文化上和经济上的开放导致丰富视觉资源的流入,例如海伦·弗兰肯特尔、汉斯·哈通、杰克逊·波洛克,特别是罗伯特·劳申伯格的作品,对张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把他引向了“行动绘画”,这种绘画形式通过自发的参与和精神的投入来接近心中的图像,从而直接传达出艺术家的个性。正是这段高产的时期,标志了张伟开始创作布面绘画作品,既非传统,也非写实,更非再现。
即将登陆博而励画廊的新作,标志着张伟更深层次的实践与创新。在美国生活近20年的丰富的跨文化体验(2005年他回到北京定居),弥合了张伟对西方抽象艺术大师们的理解和对自己文化传统的崇敬,借鉴了齐白石和徐渭等传统画家的手法,通过需要体力的自由挥洒的笔触与他的个人体验一同融合在了画布上。从他的新作可以看出,他运用鲜亮的色彩和手中画笔的随意移动,一切渗透到画布上,又在画布上的流白,见证了西方的现代主义与中国的水墨画的完美结合。对张伟来说,画布被想象为一个三维空间,他并不担心采用其他现成材料或画布以外的媒介来突破油画颜料和画笔。在这种意义上讲,绘画的行动才是张伟借以获得精神自由的媒介。
张伟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广为收藏。特别是他从70年代末开始的早期抽象绘画,标志了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兴起,不久前曾在香港M+乌利·希克典藏的《中国当代艺术40年》中国展出。同样,他的作品被国际知名艺术机构收藏,如M+博物馆-香港九龙文化西区视觉艺术博物馆、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以及世界各地久负盛名的私人收藏机构。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朱 伟
郭德纲每次演出最后总要唱一段《大实话》,其中一句:没有君子不...
2014.08.19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