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尼娜·卡内尔 中国首展 “反射穴”

日期:
2016年11月9日 - 2017年1月15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6年11月9日 17:00
空间:
LEO XU PROJECTS
艺术家:
尼娜 · 卡内尔

展览简介

Nina Canell 尼 娜 · 卡 内 尔:

Reflexology 反 射 穴

展览地点:LEO XU PROJECTS

展览日期:2016年11月9日-2017年1月15日

开幕酒会:11月9日,周三,晚5-8点

LEO XU PROJECTS 很荣幸地宣布将于2016年11月9日起至2017年1月15日展出现居柏林的瑞典年轻女艺术家尼娜•卡内尔(Nina Canell)的首次中国个展《反射穴》。

卡内尔的雕塑作品往往采用与周遭的关系网络以及自然现象息息相关、却又常常被人忽略的拾得物与功能性材料,探查物质存在与非物质力量之间的关系。本次展览汇集了卡内尔专门为上海以及画廊空间度身定制的一系列装置和雕塑,吸收了上海本地的元素、资源与物件。

以“穴道”作为出发点,卡内尔在本次展览中探究了该词条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如何被作品及观者之间的互动重新演绎。艺术家本人在叙述其展览初衷时说道,“《反射穴》是一场挪用压力的展览。基于身体对肢体接触会作出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理改变的假设,对具体方位、关联点以及人类的直觉与五感施加压力。如果点与点之间的关联通道受阻,或者不同器官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基础结构和生态系统就无法正常运作。”

一楼展示空间内的作品《内部(附着)》(2016)是卡内尔为展览创作的声音雕塑。以助眠工具为原型,装置内部被称为“睡眠机器”的电线结构一部分附于墙壁,另一部分则搁浅于地毯外部,不断发出与人工海浪声相似的白噪音。循环报时的延时计时器偶尔打断白噪音的音轨,让观众把注意力放在寂静被打破的时刻——对虚拟潮汐背景音的蓄意破坏点明了通路的阻塞,又恰恰反衬了通路的存在。

对穴位学的实践中,卡内尔的作品将过程本身变成了创作材料的一部分,关注外部变化与压力所产生的结果与效应,表现能量的错位、移动与所在地的反复协商。卡内尔的雕塑不应被视作凝固的物体,而更像是外部事件的导体或效应回路。在《自由空间通路遗失》(2016)中,温度的变化作为外部事件,通过热量把之前与铜管框架接触后留下的指纹以不同颜色记录下来,促使了在场与不在场的矛盾融合。

标题为《简单音节》的一系列作品中,能量、热量以及人类接触的残余物尽管退居后方,但仍清晰可见。作品中所用的电力及通信电缆于2016年的夏天从上海及柏林的角角落落收集而来,其源头可能与浦东金融区内摩天高楼里处理大笔订单与股市涨跌的网络同出一处,也可能经手于游走在两个城市中的二道贩子或五金惯偷。从海底光缆的整体中脱离,这些被分割的电缆截面好似不合时宜的反叛者,与当今依赖于无线网络及数码科技的世界格格不入,近乎一种无法想象与理解的存在。卡内尔指出这种功能性材料与其非物质内涵之间的矛盾与不和谐,意图以此探索人类神经系统理解事物与获取知识的过程。

回归穴道学最基础的主题,卡内尔试图通过挑战人们的观看习惯故意向观者施压,探讨人类直觉的本质。《最柔软的角落》(2016)是我们反应能力与反射作用的缩影——当面对两根接近直角但有些许错位的并置铜管时,观者自然而然地想要动手填补其间的空隙。仿佛是故意为之似的,卡内尔照亮了观者即将采取的行动路线,迫使我们反思自己面对既定条件的反应与行为。

尼娜•卡内尔的雕塑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各大美术机构展出。她近期的个展包括《Foam-SkinInsulated Jelly-Filled Vowel》(Barbara Wein画廊,柏林,2016)、《Shedding Sheaths》(第47届巴塞尔艺术展“意象无限”单元,2016)、《Satin Ions》(Arko艺术中心,首尔,2015)、《Mid-Sentence》(当代美术馆,斯德哥尔摩,2014)、《Near Here》(Camden艺术中心,伦敦,2014)。她参与过的群展包括里昂双年展、悉尼双年展、利物浦双年展、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群展、第七届Manifesta欧洲当代艺术双年展以及光州双年展等等。

她的作品即将在2017年展出于Le Crédac画廊(塞纳河畔伊夫里,法国)以及Tamayo当代美术馆(墨西哥城,墨西哥)。

尼娜•卡内尔现生活工作于柏林。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