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飞越之线,为了可能之线

日期:
2022年7月21日 - 2022年11月6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22年7月21日
空间:
德基艺术博物馆(南京市玄武区新街口街道长江路社区中山路18号南京德基广场F8)

展览简介

德基美术馆将在2022年7月21日至11月6日于德基美术馆当代艺术特展厅开启首个群展“飞越之线,为了可能的世界”( In the Line of Flight, for Possible Worlds),此展亦为德基美术馆升级改造后的首个当代艺术展览。该大展由张尕策展,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提供展览学术支持。集结十数位国内外顶尖的跨学科与媒介当代艺术家及艺术组合,以各自的创作视角结合AR技术、人工智能、影像技术、生物技术、机械技术、网络与信息技术等不同时代下前沿的科技手段,呈现一系列装置、影像、动力机械、电脑编程、互动光影等作品,展示中国及国际当代艺术家最新创作中的多元、多重世界,思考、探索后疫情时代中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可能。展览同时延伸到公共空间,由孙冬冬策划的“共同此地”第一季(Co-here Season 1)和王郁洋的大型装置《人造月》将在展厅外共同构建对于未来生活的畅想。

In the Line of Flight, for Possible Worlds

飞越之线,为了可能的世界

展览学术支持: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

策展人:张尕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排序):亚历克斯·达·科特 & 杰森·姆森 Alex Da Corte & Jayson Musson、亚瑟·甘森 Arthur Ganson、多里安·高迪 & 扎卡里·怀特 Dorian Gaudin & Zachary White、皮埃尔·于热 Pierre Huyghe、林科 LIN Ke、陆扬LU Yang、托马斯·萨拉切诺 Tomás Saraceno、克里斯塔·佐梅雷尔 & 劳伦·米尼奥诺 Christa Sommerer & Laurent Mignonneau、雅克布·库兹克·斯泰恩森 Jakob Kudsk Steensen、黑特·史德耶尔 Hito Steyerl、张培力 ZHANG Peili、周啸虎 ZHOU Xiaohu

Public Art Initiative Co-here Season 1

公共艺术系列项目 共同此地 第一季

策展人:孙冬冬

参与艺术家名单、作品及影像资料即将公布

The Atrium Artist Project WANG Yuyang “Artificial Moon”

中庭艺术家项目 王郁洋 “人造月”

学术支持: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

策展人:孙冬冬

艺术家:王郁洋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