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千高原艺术空间欣然宣布于3月19日—5月8日期间呈现艺术家陈萧伊个展《横断涟漪纪:我在说从深海听来的几个词》。此次展览延续艺术家自2018年以来对于山系的“影像扫描”工作,将目光聚焦中国西南部的横断山脉。
从岩石、矿物到工具与技术,经由漫长的时间流变,我们从地底深处拓展出当前世界的宏大图景。金属与采矿在人类悠久的历史中无可替代,在铸造资本的内部世界时,从球体表面到球体内部,“矿”同样绘制了一幅人类的迷狂体系全景图。存于人迹罕至的西南山地采矿业,本质上是人与大地交换时间的游戏,在艺术家的作品中,矿山、矿洞、矿石作为隐喻的表征而存在,意图讨论隐藏在图像之下的现代性体验、地质时间与生态,以及迷狂体系。通过影像等多种媒介,将异质性的事物聚拢,对那些断层、裂缝和偶然性重新做一次测量,也为被命名之前的地域绘制图像,由此开启一个虚拟的地质年代。
正如娜恩·谢泼德在《活山》里所形容的,“与某个地方建立长久联系的真正标志是:时刻准备好面对不确定性,并接受无法获得全部知识的现实。”早已忘了,当初重回西南横断山地的缘由,在“虚空建塔”的创作阶段后,关于世界尺度的遥远/切近、已知/未知,以另一种纵深推进的视野重新开放。因此在必须亲历的经验中,开始摸索联结地方感的力量,于是群山开始显得是自己有故事要讲了。
山川河流,人们所眷恋的不一定是事物的显性之处。在可见又无法想象的自然中,一眼望尽的山地,只不过是现实的单薄影像。无论是冰川的“前世今生”,还是山峰的“崇高碎片”,那些秘密是关于庞大尺度的永恒运动中,已流动千万年,内在与古老的生命力量。自太初时期,孕育于海洋的“矿脉”像是内蕴的线索,牵引出失落时间、以及自然与大地的谜团。中西部作为线性历史中的“资源区”,我以此地域的矿山与开采遗迹作为切口,在山脉的时空堆叠与土地关系中展开工作,从过去的采矿业到如今的山地生态,尝试通过更旷阔的叙事对西部山地进行“影像扫描”。
作为原始方舟,静止不动的大地会泛起涟漪吗?在求索的路途中携着这样的疑问,决心把存于遥远时空中,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引到这里,并确信和追随着某种踪迹。在这片重新照见的地域,以古老的知识和消逝的语言,发明未来;也将此献与那些晦暗、深邃、不明的时间,消逝或将要消逝之物。
最后,让我们心照不宣地走向荒野,无论会在何处相遇。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王 从卉
6月盛夏,艺术圈的小伙伴们分成两类:去欧洲巴塞尔的和不去欧洲...
2014.07.01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杨天帅
It’s raining Rain Rooms in Chi...
2017.08.16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李振华
最近听到和看到最多的话题是毕加索和曾梵志,都是因为天价的拍卖...
2013.11.16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