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帝国画师从来就不是个历史指称,相反的,它直到指每个当代艺术家,它与历史一直是同时的存在。”——苏孟鸿
睽违三年,苏孟鸿本展延续他一直以来对当代艺术家身份认同的关注,透过三个创作年份横跨十余年的系列:”Material Paradise“(2002)、<梦想˙空˙云˙鸟》(2013-2015)、和《帝国画师》(2015),针对全球化当代艺球坛中创作者的处境及突围策略,再度讲出观察与体会。
曾获“台北美术奖”肯定的“Material Paradise”装置系列,可视为苏孟鸿对帝国画师这一概念的思考起点,也让本次展览的讨论拥有更丰富完整的面向作品表面上借着17世纪西洋复制画与廉价现成商品的媚俗联姻,谐拟并挑衅古典美学,但细究内容,则可见航海时代荷兰商人家中,不分四季盛开的鲜花油画,以及21世纪的塑胶人造花,在本质上皆指向一个永恒又短命的课题:品味与观看的准则、艺术与机制的游戏规则,永不凋零地在历史的行进中轮回转世,缠绕在不同世代艺术家的命定中。 《美˙空˙云˙雀》系列涵括数件绘画,富装饰风格,也俱现浓密的视觉语汇转化过程。苏孟鸿大量自中国古典画作汲取灵感,同时交错挪用东、西艺术史母题(motif)及流行文化元素,揭露阶级与品味建构之幽微。数件作品,以清宫首席画师郎世宁的「仙萼长春册」为临摹对象,同时又舍弃没骨技法、剧烈放大尺幅格局,拉开诠释维度,纳入了多重的典范转移。
最新装置系列《帝国画师》,则可视为前述创作,非理所当然的推展。作者将象征抵抗死亡的孔雀标本、退役或半成的神轿龛顶、和钻石状的碳材质雕塑拼贴在一起,这些意象强烈的异元素,指涉着生/死、宗教/迷信、钻石/碳等「同素异构」特性。这样的形式设定,在当代艺术的脉络中,可被理解为藉由大量符号搬演,开放成热闹的意义镶嵌或再造活动,并提供得以掌握的解读路径。然而作品在表层之下,在异质元素间的接缝深处,却莫名散发出斑斓又苍凉的气息,诠释注记遂成了种余赘。
苏孟鸿透过这三个创作系列,宣告了拒绝文字消费性诠释的态度,作品皆兀自透露一种莫可奈何又奋不顾身的情怀,属于身处各「帝国中的帝国」不同时代艺术世界里的创作者们。而苏孟鸿对古至今艺术史的突袭,又窜改了历史线性发展的路径,其对中西「异」国风情的若即若离,更是形同一场又一场华美而空洞的穿越剧,使图像本身无止尽地自我指涉,在不经意中,精准地折映出创作者本身的情境。
苏孟鸿1976年生于台湾,毕业于彰化师范大学美术系,2005取得英国伦敦艺术大学Goldsmiths艺术创作硕士,2012年完成国立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创作博士学位。其创作以表象华丽,但表述锐利的反差性著称,传递知识份子/创作者游移于犬儒主义和理想主义间的辩证态度。除了2007年于伊通公园个展、2010和2012年于耿画廊个展,苏孟鸿近年亦曾获邀参加釜山双年展及台湾主要美术馆联展,作品也时常现踪于日本、韩国、义大利、英国、新加坡、中国等地的国际型博览会。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