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蜕变之下的概念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变革(突变),这一变化可能是身 体的,精神或者心理的,甚至可能涉及到环境,状态以及其中最复杂 和多样的形式。蜕变不是自动发生的,它常常是一个自然过程的结果, 而且几乎总是致命的,或者总籍由纯粹的精神路径得以实现。
在所有的文化中,无论是当代还是过去,人们都已表现出对蜕变的极 大兴趣。作家,特别是艺术家,为了给出现实中所产生蜕变的内容和 形式,经常漫步到人类的思想深处,释放自己的幻想,直到找寻到了 最深处的灵感之源,从而以一种完全抽象和观念的(状态)表达自我。
他们因此早已变得将神话与历史混合,将想象之物与现实,甚至将荒 诞与可能相混合。 这种变化与转化是链接物质与思想的刺激因素。我们因此从不同的视 角提出了关于蜕变的思考纬度。
蜕变是
-对个人性格的改变
-改变地位的欲望
-对不适的反应
-对童年恐惧的自我回归/调整
-对罪的自我惩罚
-适应操作环境
-适应家庭成员环境下的关系
-对无法满足自身和其他成员需求的反应
-对物质和心理服从的反抗。
-一种可能的救赎形式
-对现实的逃避
-对无法摆脱的社会责任的逃避
-对现实的暗示及批判
-通过外部找寻到内在的符号性转化
-一种不同的世界想象力
-平行现实的创造力
- 找寻沉思的绿洲
-改造物理外表的能力
-挖掘我们内在的方法
-自我与自然的亲密融合
-改造不寻常(日常与自然中的)的愿望
-通过看似不合理的创造力解决问题
-关于力量的表达(预言)
渴望变革是人类的一种诉求。从文明发源伊始,所有人类都感到要去 相信、去想象理性目标与蜕变存在的形式——它们可以超越理性(比 率)和形状(变形)。进一步而言,通过思想和肢体语言,体验自身 存在是如何的不寻常,以及对持续问题的满意解决,是人类的需求。
个人成长与发展在一个变化很快的社会里,需要不断的蜕变,这种蜕 变有些是自愿的,有些则不然;有些是自然发生的,而有些则不是。 而艺术家,相比于其他人而言,总是在寻找一些不寻常与独特的东西, 其中的力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一些或者所有事物。
因此,蜕变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从内部到外部“超越”的改变,并且能 够打开一扇通往增加人性、思想、幻想以及现实丰富性世界的大门。
我们相信艺术是变革的创造者,是一种能够证明人类知道如何将过去 推进的方法。简而言之,认知能力与情感能力燃助了变革——即蜕变 的发生。
“从某一点开始不再返回,这一个点是可以达到的 ” (弗兰兹·卡 夫卡) 。
1 基本概念:
中国-意大利当代艺术双年展,是在中国和意大利,一年各在一个国家一次,共同主办的关于当代艺术年度在中意两个国家前沿表现和最新探索的大型展览,以及多层面的艺术交流活动。该双年展突出特点在于:只有中国或意大利国家身份的艺术家参展。
第一届,自然之沉思,意大利 蒙扎、米兰、利索尼,2012年9月-11月;
第二届,记忆,中国 北京,2014年6月-9月;
第三届,艺术的长生不老药,意大利 都灵,2015年6月-9月;
第四届,蜕变,中国 北京,2016年8月27日开幕。
2 双年展宗旨:
中国、意大利两个最古老文化国家体系中,最前沿的当代艺术展示、互动和交流事件。它关注两个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当代存在境遇,以及两国艺术家如何在美术史的视角下实验和表达;它关注最杰出的艺术家群体,城市精神生活的改善和多元对话,对于乡村生活的激活和改造也逐渐纳入双年展视野;
3 双年展发展方向:
中意双年展将逐渐发展成影响中意两国和全球的美术馆、艺术机构、艺术院校、艺术家、收藏群体、艺术爱好者、艺术相关衍生产业从业机构和从业者等形成核心影响力,并成为展示欧亚最前沿的当代艺术创作成果的重要展线,成为以商业化运营,民间力量支持的国际性艺术项目的典范。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