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不定式——呈现当代艺术语境中的“青年现象”

日期:
2016年2月20日 - 2016年3月15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6年2月20日
空间:
成都红美术馆

展览简介

参展艺术家: 于瀛、王礼军、王岩、冯立、叶甫纳、叶淩瀚、刘思麟、任日、闫珩、陈皎、李易纹、李展、宋元元、杨牧石、杨洪、张钊瀛、张超、罗丹、郭典、胡为一、胡佳艺、姚朋、彭晖、谭天、臧坤坤

-----

前言

文/何桂彦

1978年以来,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中,有一条相对隐蔽的叙述线索是围绕青年创作现象展开的。在这条线索不断绵延与转化的过程中,有几个特点尤为值得关注:其一,在1978—2000年这段时期,中国当代艺术中绝大部分艺术思潮、美术运动是由年轻艺术家发起和推动的。其二,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一些重要的展览、艺术现象,也是因为年轻艺术家的参与而使其载人史册。其三,青年人勇于实验,敢于打破陈规,不仅为当代艺术注入了活力,其创新精神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发展最为内在的动因。

倘若追溯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不难发现,“星星美展”那批年轻艺术家率先为中国当代艺术注入了前卫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新潮美术”的历史就是青年艺术群体书写的历史。譬如东北的“北方艺术群体”、杭州的85“新空间”、西南的“新具象”、“厦门达达”等,参与的主体都是年轻艺术家。从1990年代初涌现出的“新生代”、90年代中期北京东村的行为艺术创作,以及1990末的“后感性”,在整个19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实质是由青年艺术家主导的。

虽然说2000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情景与艺术史上下文总体上发生了许多变化,例如1980年以来那种线性的艺术史叙事的式微,过去那种潮流化、运动式的发展态势也趋于终结。即便如此,直到今天,青年创作现象也仍然是当代艺术领域最有活力,也是值得期待的部分。当然,我们也应看到,2006年以来,当代艺术进入高速市场化的阶段,所形成的负面结果之一,就是出现了各种以“选秀”为目的的青年项目。对于许多投资人来说,发现下一个梵高似乎为他们注入了不竭的动力。而实际上,在各种艺术资本与权力话语博弈的过程中,对青年艺术家过度的炒作与商业开发的行为,无疑是拔苗助长,对当代艺术未来的发展也是有害无益。

本次展览以“不定式”作为主题,基本的学术意图,仍然是呈现新一代青年艺术家的创造力,以及他们的作品为当代艺术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倘若从当代艺术的艺术史上下文与意义生效的内部逻辑讲,对于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初出生的青年艺术家来说,他们完全可以打破19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意义生效背后的那套二元对立的话语逻辑,譬如民间vs.官方、前卫vs.学院、现代vs.传统,也包括1990年代所遵从的本土化vs.全球化、东方vs.西方、文化保守主义vs.后殖民等话语方式。对于更年轻一代的他们,根本就不需要先入为主的设定一个“假想敌”,也无须陷入二元对立的意义生效的范式中,毕竟,今天当代艺术的价值诉求已真正走向了多元化,抑或说个人化、差异化。如果从外部的社会文化情景讲,由于置身于全球化的语境,以及文化消费、图像泛滥、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年轻一代完全可以用不同的媒介,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表达,跨媒介、跨学科会成为常态。

而不同的个人兴趣、生活经历,使得他们在普遍的、多样的艺术情景中能展开独立的言说:既有在艺术、风格、修辞等艺术本体领域的探索,也有在方法论方面的推进;既有对现实、社会境遇的解读与诠释,也有对个人的、微观的、肉身经验的反思与剖析;有的艺术家重视个人创作的推进轨迹,力图在既有的学院语言体系中寻求突破,有的则尝试去消解既有的艺术边界。他们的作品有丰富的信息,不同的切入点,不同的文化诉求。也正基于此,通过本次参展艺术家的作品,我们希望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当下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状态,即便是在微观、碎片、完全个人化的面貌中,以期发现新的可能性。

本次展览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成都市锦江区区委、区府的大力支持,经过成都市锦江区东湖文化产业联盟、锦江区当代艺术协会精心的筹备与策划,才使得这次展览能顺利的进行。最后,感谢成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红美术馆的承办,感谢整个展览团队的协作,感谢参展艺术家的积极参与,正因为大家的努力与支持,才让本次青年展得以圆满的举办。

-----

红美术馆依托艺术品保税平台,以“让艺术融入生活”为宗旨,以“公益性、开放性”为办馆理念,着力构建一个创造性、前瞻性与学术性兼具的艺术空间。 自美术馆成立以来,举办了多个高规格艺术展览,并免费向公众开放。举办了各类学术交流和艺术沙龙活动,对促进公众艺术教育、提升国民文化素养起了良好带动作用。为优秀艺术家,尤其是具有潜力的中青年艺术家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及发展契机。

展览相册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