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奇观异景” 李华弌新作展

日期:
2016年3月22日 - 2016年5月21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6年3月21日 18:30
空间:
季丰轩画廊(香港中环荷里活道10号大馆总部大楼地下01-G04至G05铺)
艺术家:
李 华弌

展览简介

季丰轩画廊三月份诚意呈献《奇观异景——李华弌新作展》。展出中国艺术家李华弌的最新系列大幅作品共七幅。这次展览是李华弌第一次在香港的个人展览,作品灵感源自艺术家自2007年起参观奇山异景时的触动及感通,展品全是初次发表。展期由2016年3月22日至5月21日。

看李华弌的作品,往往会为画中辽阔风景及壮丽氛围惊叹,如他借鉴的宋代山水画一样,构图宏大,视野开阔,境界邈远。置身大幅作品面前,观者彷佛莫名其妙坠入画中,被深涧巨川和崇山峻岭包围,在层层墨迹里探索一个似是而非、风光迷离的奇异幻境。

李华弌最新系列《奇观异景》中,艺术家专程探访了古人难曾问津的天涯海角,如张家界的武陵源地区、四川、湖北、湖南交界一带,攀山涉水,探索天坑、地缝,绝壁、斧劈,幽谷、暗涌。亲身领略过大山大水的雄奇壮丽,李华弌回到画室,将印象中的层峦迭嶂在脑海解拆拼凑,在宣纸上缓缓铺展他创造的心象山水。

乍看李华弌的作品甚有宋代画风的印痕,然而他向古人汲取的,却是画的气度、笔墨的灵气。李华弌以极致的笔触巨细靡遗描画规模宏大的构图,不乏西方绘画的启发。李华弌超越传统山水,追求的都是内心的境界,演绎对天地宇宙的感通,甚或对未知理想的追求。看着画中超现实的奇观异景,观者彷佛正在窥探一个新天新地,纯粹而明净。

在当代世界重新想象北宋精神

李华弌,1948年生于上海,六岁师从海上画派晚期著名画家王一亭之子王季眉学习水墨。十六岁时,跟随比利时皇家艺术学院毕业生张充仁学习素描和水彩画等西方绘画技巧及艺术理论。1982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不久,李华弌移居美国旧金山,入读旧金山艺术学院,两年后获艺术硕士学位。

读硕士期间,李华弌研究二战后美国绘画理论及后现代主义理论,毕业后的十年期间,李华弌不断探索将早期中国艺术元素与抽象绘画结合的可能性,并在中国画的重要主题——山水,开拓新领域。

李华弌在北宋时期的壮丽山水画传统找到灵感。北宋文人画规模宏大、题材广阔、笔法细腻,为传统中国山水画的巅峰,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以及李唐的《万壑松风图》。与西方景观绘画不同,文人画表现的不是极致准确的外在世界,画中的皴擦渲染、着墨留白,都是画家感通天地的内心反映,往往带着追求理想世界的抱负。画如其人,直接反映了艺术家的情操﹔灵魂高尚的艺术家会赋予画作诚挚真情、在胸怀开阔的艺术家作品中会看到规模和气魄、在心境澄明的艺术家画中会领会真理和灵气。

李华弌的画,则以他的全球性视野将文人画的永恒价值带到当代领域。引述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迈克尔•奈特(Michael Knight): 「再现真实场景是中国山水画的普遍共识,但这绝非李华弌山水画的目标。……他的山水画不是简单地通过画刷和水墨表现场景……他从抽象表现主义和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大师张大千的作品和书法中找到泼墨技巧的理论根基,运用泼墨手法创作大型山水画的构图。」

李华弌曾说最简单的笔触能给予最大的能量,他的作画过程首先泼出几个大墨块,成为基本的结构,然后走势依草稿,再伪造细节。作画的时候,他往往喜欢听着古典音乐,从随机的墨块中想象发展出山水景观意象,解构中国画传统要素,将自然中的远山重嶂、深林翠谷解拆,以纯熟的水墨及油画技巧在宣纸上重组他想象里的胸中丘壑。

一如文人画家,李华弌一直追求的,是北宋画中的气度及优雅,是文人画中的水墨精神,并且在当代与传统、天地与人文之间建立独特的连系。李华弌认为「当代」是非常个人的,是自身的感觉,于是,他历年来不断亲身探访中国名山大川,以领悟宇宙自然的气韵。

大山大水中感通天地

7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结束,旅游限制不再严苛。李华弌遍访国内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址。他的足迹遍及安徽黄山、江西庐山、福建武夷山、湖南张家界和陕西华山。他还对古代佛教艺术产生兴趣,并不顾漫长艰辛的旅程前往敦煌学习古代窟穴中的佛教绘画。

李华弌对北宋艺术家李成(916-967)作品可谓痴迷,以至不仅遍读文学资料,还前往李成的故乡——现在的山东省青州临淄,研究当地山水、松树,甚至攀涉人迹罕至之地,感受李成生前生活环境的样貌,从而汲取灵感。

除探访李成的家乡山东外,李华弌为了与古代山水连接,不断游历,重新发现自然的力量。在过去的十年中,他一直探索在安徽黄山新开发地区,并在中国探索很多著名的山脉,包括庐山(江西)、武夷山(福建)、张家界(湖南)、峨眉山(四川)、华山(山西)、泰山(山东)等等。而自2007年以来,李华弌游历新疆和浙江参观历史遗迹。 2015年,他花了一个月的长途旅行

到安徽省四大名山: 黄山、齐云山、九华山、天柱山;走访重庆武隆喀斯特的天生三桥;并专程到四川、湖北、湖南以前无法进入的领域,包括壮观的武陵源区 (属UNSECO世界遗产)。

虽然这些地方并不是李华弌作品的具体描绘对象,但自然中的超然灵气及雄伟、与天地感通的震撼,都是李华弌的山水画最重要的精神及力量所在。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艺术史教授沈揆一在《再现与重建:李华弌的山水画近作》中如此说:

「……李华弌的作品之所以动人,是因为他使我们相信,他在作品中再现了宇宙的本质。他暗示我们,他已经把握宇宙的奥义,而他的每一幅作品中都包含宇宙的一部分不完整的真理。他的作品深深打动我们,同时感情有所克制,从不过分张扬。李华弌的作品之力量在于,他的作品把握到了文人画的特质,也就是中国哲学数百年来所教导的思想,那是不受时间所动摇的永恒价值。在亦古亦今的作品中,我们似乎可以相信,这些画分别代表宇宙整体的一部分,合起来就是宇宙的大和之音……」

《奇观异景》是李华弌近年走遍天涯海角的结晶。在这熙来攘往的世界,李华弌选择与大自然重新连结,将这种天人合一的力量转化为自己的超现实景观,以其透彻的敏感及想象建构了如梦迷离的山水风光,如将北宋大师们砚里留下的半滴墨,幻化成前所未见的幕幕前所未的三维幻境,为中国水墨打开在二十一世纪的出路,走进普世文明建设。

2015年,李华弌荣获第十二届北加州亚洲协会优秀领袖奖,以及《芭莎艺术》颁发特别创意艺术家奖。曾于各大艺术馆举行展览,包括古根汉美术馆,纽约、波士顿美术馆,美国、中国美术馆、台北市立美术馆、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阿莫斯‧安德森美术馆,芬兰。作品广为显赫美术馆收藏,包括大英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哈佛艺术博物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学院、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

展览时间:2016-03-22 - 2016-05-21

开幕时间: 2016-3-21 18:30-20:00

展览城市:香港 - 香港

展览地点:季丰轩画廊

参展人员:李华弌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