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朋友之间
开幕:2017 年 7 月 8 日下午四点至七点
展期:2017年7月8日-2017年9月3日
时间:星期二至星期日 11 点至 18 点
参展艺术家:
Gong Jian | 龚剑& Yang Xinguang | 杨心广 Ma Kelu | 马可鲁&FengLianghong | 冯良鸿 OuJin| 欧劲&ZhangJi| 张汲
Wang Haiyang | 王海洋&XuHongming | 徐红明 Wang Wei | 王卫& Li Jinghu | 李景湖
XueFeng | 薛峰& Zhang Liaoyuan | 张辽源 Zhang Wei | 张伟& Wang Luyan | 王鲁炎
博而励画廊将荣幸地呈现群展“朋友之间”。作为今年的夏季群展,我们邀请了多位画廊长期合作的艺术家,并 请他们各自邀请一位艺术家朋友;展览将每组艺术家的作品以一对一的并置方式呈现。透过这种朋友间的互邀模 式,“夏集”展现了艺术实践向社会维度的延伸,我们希冀借助这种视觉层面上的聚合,进一步阐明艺术家创作 实践中的灵感来源和视觉线索的蛛丝马迹,在艺术家与艺术家间、艺术家与公众间建立起更为明晰透彻的对话。
友谊,是存在于两个个体之间,建立在喜爱、尊重、欣赏、同理心等情感因素之上的一种相互关系。而艺术实践, 则通常被认为是艺术家在自己的工作室内独立开展的创作活动。尽管如此,在世界艺术史中,我们总能看到两位 艺术家在志同道合的原则下,渐渐发展成为志趣相投的精神契友。在一些情况下,艺术家间的友谊也成为了改变 艺术史走向的契机,这种相互促进的情谊有时激发出新的艺术潮流、风格和题材,有时更重新定义了“艺术是什 么”的本质问题——如马蒂斯与毕加索,德库宁与波洛克,等等。自中国当代艺术萌发以来,我们同样也见证了 中国艺术家间一段段或经久不息、或短暂炽烈的友情。
就本次展览邀请的每对艺术家友人而言,连结着他们彼此友情的纽带各不相同。一些艺术家因对某一艺术形式、 特别是抽象主义的一致探索而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比如,张伟&王鲁炎、马可鲁&冯良鸿这样的老一辈艺术家, 他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对这一特定艺术形式的早期探索,锻造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即使后来一些艺术家 摒弃了这一艺术语言,并投身于其他形式的艺术创作,这也丝毫未能削减他们之间对彼此创作实践的支持和尊重; 对王海洋&徐红明这样的新生代艺术家来说,他们的作品都在具象与抽象间流动,调和着这两种表现形式之间的 内在张力;另一组艺术家欧劲&张汲,皆对画布上挑动视觉感官体验的绘画质感有着强烈的探索热情;而王卫& 李景湖的艺术实践,则都从“考古学的”促发因素出发,他们皆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着所处环境中的视觉现象, 将个人的观察转化成为具有历时性的表征;龚剑&杨心广这对艺术家友人,以自然的材料/题材作为撬动既定美 学范式的杠杆,深入挖掘着隐藏于视觉表象之下的更为深刻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最后,薛峰对张辽源的邀请折射 出了艺术家近年来个人艺术实践的观察与转变,张辽源逐渐从以观念化、概念化为主导的艺术作品,转向了对艺 术媒介本质的探索。
在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中,独处和社会互动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前者为艺术家提供了常人难以达到的专注力, 而后者则通过交流为艺术家带来了不可或缺的灵感和来自他者的回馈。通过并置呈现这些艺术家友人的作品,我 们希冀能够更为深入地展现这种互持的珍贵情谊,并透过这些作品,在更为广泛的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下,关注当 下展开的诸多话题。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朱 伟
郭德纲每次演出最后总要唱一段《大实话》,其中一句:没有君子不...
2014.08.19
刘钢
每次去广州住店,我必选白天鹅宾馆。我对这家酒店的偏爱,源于它...
2013.11.04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