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博”艾默格林与德拉塞特展

日期:
2016年1月24日 - 2016年4月17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6年1月24日
空间: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

展览简介

参展艺术家:艾默格林、德拉塞特

展览“好博”是艺术家组合艾默格林与德拉塞特在中国的首次亮相,也是迄今为止其在亚洲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展览。1995年,迈克尔·艾默格林(生于1961年,哥本哈根)与英格·德拉塞特(生于1969年,特隆赫姆)开始以双人组“艾默格林与德拉塞特”的名义开展艺术创作。

本次展览通过把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标志性的展厅空间平均分割为矩形的展位,从而将大展厅转化为虚构的艺博会场馆。在此,艾默格林与德拉塞特在过去20年中所创作的80余件作品将以离经叛道的方式呈现出来——它们被置于储货箱中、包裹着、以半完成装置的方式呈现或斜靠着墙壁,仿佛艺博会处于尚未开始或已经结束的状态。临时搭建的、结构重复的墙体在展厅的中央以鱼骨网格的方式排列,并配有悬置而明亮的照明设施,恰如全球商业艺术博览会的同质性建筑一般。此外,装置包括贵宾室、咖啡区、接待处、拍卖行展区与出版物展区。美术馆的员工——包括保安、前台接待人员均将作为表演的元素充当艺博会的工作人员。

展览“好博”延续了艾默格林与德拉塞特一贯关注的话题,他们通过融合各个司空见惯的空间向机构性的结构、惯例与实践发问。这些精心构思的建筑性装置将既有的作品置于全新语境的场景中,并使之与新的作品部分进行对话。此前,艾默格林与德拉塞特在美术馆中的展览曾采取失败的建筑师公寓的形式(“明天”,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伦敦,2013)以及通用航站楼的形式(“千高原机场”,三星美术馆PLATEAU,首尔,2015)。在本次展览中,完成的作品被故意以杂乱的方式陈列于本质上即具有临时性的展位上,旨在激发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崇高概念的质疑与反思。展览的题目呼应了艾默格林与德拉塞特2006年在伦敦的蛇形画廊(及其他地点)举办的展览“福利秀”,旨在揭示商业艺术博览会与美术馆的既对立、又平行的功能。通过在美术馆中呈现艺博会形态的展览,艾默格林与德拉塞特考量了全球范围内对于当代艺术品的消费冲动,定义了艺术市场的空间布置的结构,并由此探究隐匿于其中的欲望。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