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默•游戏——旅法画家葛峰个展

日期:
2013年12月7日 - 2013年12月22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3年12月7日 15:00
空间:
元典美术馆
策展人:
梁克刚

展览简介

默•游戏——旅法画家葛峰个展

展览主题:默•游戏——旅法画家葛峰个展

出品人:谷燕

策展人:梁克刚

开幕时间:2013年12月7日15:00

展览时间:2013年12月7日——12月22日

展览地点: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广顺北大街利泽西园112号元典美术馆

我们很高兴的宣布元典美术馆将于12月7日迎来旅法艺术家葛峰的作品展。

葛峰先生作为70后生人在2001年赴法国留学,在十余年的旅法的求学与生活中,葛峰先生创作了大量的油画作品,自从八十年代留学潮以来,陈丹青、徐冰、艾未未等人构成了留学美国的这一代艺术家,而黄永砯、杨洁昌等人构成了留学法国的艺术家群体,之前一代艺术家所表达的更多的是中西文化的冲突与碰撞下的结果,这一代艺术家在今天来看受到了足够的关注他们所关注的问题成为一代人的美术记忆,而新一代的留学潮形成的画家现在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葛峰先生作为第二代走出国门艺术家,他这些年来的创作似乎可以作为一个个案来呈现他们这一代旅法艺术家的风貌。

葛峰早年在中国接受艺术教育,然后出国接受西方的艺术教育,中西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长期生活都具备了对于两种文化形态与艺术教育形态的足够了解,而他现在又生活工作于法国,从葛峰先生的经历,有两个可以从两个标签性的角度来谈,一个是七零后艺术家,一个是旅法艺术家的身份,首先七零后艺术家这个群体其实是多元化的,艺术批评者尝试给这一代人做一个总结性的归类,比如青春残酷绘画,比如卡通一代,其实最终发现七零后是很难归类的一代人,在文学界,七零后有摩罗和余杰、笑蜀这样的作家,也有卫慧、棉棉这样的通俗作家,所以总体而言在迎来改革开放的这一代人身上背负了更为复杂多变的历史背景,他们的青少年时期经历了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九十年代他们见证了中国消费社会的生成,所以这一代七零后的艺术家很难作为一种集体被归类为哪种流派,他们的艺术史在未来被书写不会出现类似于他们的父辈的“伤痕美术”这样的归类,总之七零后的艺术是多元的,今天大家对于七零后的艺术是需要重新认识与重新定义的。

其次是旅法画家的身份,与其他所有时代出国的艺术家一样,葛峰在刚抵达法国的时候也是焦虑的,这从他的文字中可见一斑,葛峰写道:“2001年,当时初次面对欧洲的当代艺术是那么的不知所措。自认在国内已经画了10年,熟知很多绘画技巧,也读了很多艺术的书籍和评论,自认了解西方的艺术史。但,在法第一年,感觉自己所知的的一切都成了历史的一部分!都是过去时!在种类繁多的,浩瀚的当代西方文化面前:那种震撼感,迷失感,失落感,使我在很长一段时间远离了我所熟知的绘画”。葛峰先生的一些感触与后来的创作体现了这种文化上的困惑与迷茫,同时这漫长的十二年成为问题解决的十二年,葛峰的艺术经历是可以体现他这一代留学艺术家的风貌的,尤其是这种文化上的纠结。

到目前为止葛峰的创作系列主要有《手系列》、《未知空间系列》、《快感系列》、《宣纸系列》。这几个系列的作品完整的体现了一个艺术家十余年的创作心血,也构成了一个成熟的艺术家的整体风貌,希望元典美术馆本次对于葛峰艺术展的呈现能够引起艺术界同仁对于旅法艺术家葛峰的作品更多讨论!

艺术家本次展览作品阐释:

手系列

是我黑猫系列的一个延续。黑猫系列是展现了我的敏感,手系列则是定格我不同时期的状态。

在生活中我借助很多无意识的手势来弥补在交流中的语言的不足。但我画的并不是手语,是人类共有的语境。比如儿时的游戏,音乐的快感,紧张,安静,警告……有时我也会把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同时混在了一起并展现出来。好比电影的蒙太奇手法,用游戏来展现一种混乱,一种平静。中国有一句很有哲理的古话“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阐述了人的心智永远像山一样稳固,人的思维永远像水一样的流动。我的手便是那座山,其背景便是流动的水。我用国画的皴法来积白,其绘画过程是一种反复的建设和摧毁的过程。经常展现的是一种动作的连贯性.画幅的尺寸经常很大,有如电影院的屏幕。

未知空间系列

这个系列起始于我2004年末到2005年初在非洲(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的4个月的游历。那段时间的记忆是炎热,新奇,开阔,美丽,音乐,舞蹈,疯狂,危险,绝望。。。。。。

当时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简单,家就在我的背包里。沿海的混乱,古老的文明,宁静的撒哈拉沙漠,大多纯朴的人们,疯狂的蚊子,辽阔的空间,宗教的力量,鼓声的穿透,甜腻的茶。。。。。。

使我在回到法国后,总感到一种力量在灼烧着我。虽然这种热度一直存在于我的体内,但那时是如此的强烈。我要释放出我的,透过非洲大陆的灼热的那种能量。我用类似于打鼓的方式将颜色敲在了画布上,画面中只有用我的能量编织的天和地,没有其他。这是我潜在的一种说不清楚的内心的空间,我释放我能量的空间。

之后在每次旅行结束时,我会有冲动去释放那种本能的却并不熟知的那种力量,每次便用同样的方式进入绘画。

快感系列

这个系列是再现我家庭生活的一些感触。我的爱情!我的愤怒!初为人父!孩子!

这个系列开始于2006年。都是点滴生活的感受。每幅画都有她背后的故事!每个模特都是触手可及!没有过多的思考什么主题!是用真实的手法表现真实的生活!其颜色也是大都直接敲在画布上的!

当然平行于这个系列的,我也用画手的技法完成了很多作品,期间自然的加入了我的隐喻,我的思考,我的情结。

宣纸系列

因为画过很多年的国画,也写过很多年的书法。对笔,墨,色,水,宣纸有很深的感情。但是这个系列是我进入纯粹抽象意境的一种寻找。画面没有什么因果关系,是第一笔带动第二笔,是绝对的天马行空。其过程是反正面同时画,经常的是意外的惊喜,然后展现我认为最理想的一面。是和颜色,文字,线条,水的玩乐!其技法是和”手系列”的一个互补。

葛峰艺术简历

葛峰:1976年生于中国吉林,2001年到法国求学,2005年获得法国国家高等造型艺术硕士文凭,现工作生活于法国。

参加的艺术展览:

2013年7月 合展于法国马赛Galerie des Grands Bains Douches 画廊

2013年6月 个展于法国:Mirabeau ESPACE PROVISOIRE 画廊

2013年5月 个展于马赛2013欧洲文化中心城市主题馆画廊

2013年5月 合展于马赛2013欧洲文化中心城市主题馆

2013年3月 个展于法国马赛Passage de l’Art画廊

2012年7月 个展于法国普罗旺斯Vincent Bercker画廊

2012年7月 个展于法国普罗旺斯Galerie Du Lézard画廊

2012年6月 个展于法国普罗旺斯Galerie de Lignane画廊

2012年5月 上海春季艺术沙龙

2012年3月 个展于上海HONG MERCHANT画廊

2011年5月 上海春季艺术沙龙

2010年10月合展于上海油雕院美术馆(相约上海)

2010年6 月 出席法国FRÉJUS 第二届当代艺术博览会

2009年 10 月 合展于法国CARZOU艺术基金会

2009 年 5 月 合展于迪拜的CUADRO 画廊

2009 年 1 月 合展于上海莫干山BACK DOOR 画廊

2008年 12 月 合展于成都四川大学美术馆( 偶然相遇 )

2008年 11 月 合展于上海新波画廊( 马赛现在时 )

2008年 11 月 合展于上海巴塞艺术中心( 5.4+ 5.6 上海.马赛 11 人画展 )

2008 年 9 月 个展于法国马赛ECUREUIL文化,艺术基金会

2008 年 8 月 合展于美国纽约CHELSEA艺术中心

2008 年 1 月 个展于法国马赛MOURLOT画廊

2007年6月 个展于画廊( L`OLIVADOU ) , 法国艾克斯 ( AIX-PROVENCE )

2007年4月 合展于画廊( NO SMOKING ) , 法国斯特拉斯堡( STRASBOURG )

2007年4月 个展于马赛(LYCEE PROFESSIONNEL BROCHIER)职业学院

2007年4月 合展于马赛艺术空间

2007年3月 合展于马赛艺术宫并赢得两项法国国家奖金

2006年6月 合展于画廊( MOURLOT ), 法国马塞 ( MARSEILLE )

2006年6月 合展于画廊 (L’OLIVADOU ), 法国艾克斯 (AIX-PROVENCE )

2006年4月 个展于画廊 ( GALERIE DU TABLEAU ), 法国马塞 (MARSEILLE )

2006年1月 合展于画廊 ( ATHANOR ) ,法国马塞

2005年6月 合展于一古城堡 ( CHATEAU-THIERRY ),法国巴黎

2004年1月 合展于(法语联盟 ),非洲冈比亚共和国

2004年7月 合展于一法国南部一艺术沙龙 ( RED BOX A BARJOLS )

2004年5月 合展于 古罗马农作物博物馆 ,法国衫黑蜜 ( st REMI DE PROVENCE )

2003年6月 合展于巴黎毕加琐博物馆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