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信·息

日期:
2022年4月21日 - 2022年5月19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22年4月21日
空间:
蔡锦空间(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七星东街311楼502室)
策展人:
张宗希

展览简介

艺术家:卜云军、郭赛、李易纹、刘桐、马海蛟、席丹妮、张新军

信·息

我在此——而每一个人也都在某个“此”的位置上——我们唯一可做的事情,是试图彼此沟通。

——米沃什《站在人这边·我的意图》

交流是人的一种天性,交流的媒介却千姿百态。从一个旧货市场淘来的三层木质书架开始,串联起这场交流的前前后后。书架不过一米二左右,右上角有一掉了漆色的铁牌,印制“北京師範大學”字样,编号“架:6391”,应是图书馆里清退出来的,不知经过几手,在一个旧货市场被我发现。那个旧货市场早几年前就消失了,但看到书架,还会想起那段时间那处氛围,以及不止一次地去想象它的身世。

另一个缘由是,两年前的时候,我们几人一起做了个展览“世界给了我们一些什么之后”,两年后的情况更加难言:世界车水马龙开放又自闭,几乎所有人都深陷信息的泥沼并且要面对观念的分歧。我们试图保持一些联系,也许并不那么密切,但是希望尽量有效和达到某种程度的共识。我把书架的事情说给诸位,希望有一些对话和变化;当信息的载体成为信息本身,我们将如何讲述?于是得以形成这个项目的基本面貌:从书架到小船,从文字到故事,就像一封封发出的书信,收件人详或不详,交流都已多多少少地存在。(by张宗希)

“信息”也许是个很矛盾的概念,是传递的对象,却又常常“欲言又止”,不知转向何处,毋宁说,一切都在形成与转化中。从书架到船,正如信息形式的游移不定。人是信息的终端,却不是信息的据有者,因为我们只能掌握知识的形式。这也正是意识形态的真正面目——一种可被塑造的形状。德里达用“延异”(Différance)的概念来说明语言与意义之间那种并非理所当然的关系。作为信息形式的语言本身并不能召唤出其意义,却只能通过‘追加’的方式来不断被定义,这样,“意义”就永远漂泊在了一条没有终点的能指之链上。但是,当前的现状却让思维的机制左右为难,无论是有机的大脑,还是人工智能:在几十年的反思之后,“宏大叙事”似乎不能信了,正如大历史门可罗雀(即便不是无人问津),而微观史则呈现出一派隆盛,但解构、拆开、重组就一定牢靠吗?实际上也不是,因为解构的材料就是以前的宏大叙事。所以,我们的权宜之计就是呈现信息“形状”的变化,这些形状包括文字、口述、艺术,甚至电流。(by 梁舒涵)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