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开幕:2017年5月20日 10:00
地点:辽宁美术馆 (彩塔街38号工业展览馆西)
展期:2017年5月20日-5月29日
主办:辽宁省美术家协会、辽宁美术馆
主任:胡崇炜、王易霓
副主任:杨宝峰
执行主任:李野
策展人:宋卓然
地域性的文化差异始终贯穿在艺术家的表现形式和艺术发展的脉络里。地域性差异下的艺术创作不仅仅是艺术美感的体现,也是精神的载体。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曾在1979年提出了“场所精神”的概念。早在古罗马时代便有“场所精神”这样一个说法。古罗马人认为,所有独立的本体,包括人与场所,都有其“守护神灵”陪伴其一生,同时也决定其特性和本质。
“场所”这个字在英文的直译是PLACE,其含义在狭义上的解释是“基地”,在广义的解释可谓“土地”或“脉络”,场所”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人记忆的物体化和空间化。或可解释为“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这些东北的艺术家选择留在北方我想也是对故土的一份依恋和内心价值感的认同。东北的艺术环境相对一线城市还有些距离,缺少更多元的文化交流平台,但这也相对给艺术家提供了更安静的创作环境,不慌不忙地延续着艺术的传承。
这次展览通过两个线索梳理东北当代艺术的发展及现状,以时间轴展开,本次参展的艺术家大多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50,60,70,80四个不同年龄阶段的艺术家,不同的时代更迭,艺术家的作品也在不同的语境和社会背景中发生变化。这些驻扎在东北的艺术家相对于艺术思潮的追逐比较淡泊,渐渐形成了比较独立的自我表现意识。以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展开,本次展览作品分为四部分,分别为绘画,雕塑,装置,影像,从不同的创作手段来更全面的呈现东北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
希望这个展览可以打开大家对艺术的认知局限 ,能够从这些东北艺术家的作品中寻找到自己的情感足迹。
——策展人 宋卓然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