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香港白立方很高兴呈现全新展示项目“邂逅”,此项目 包括两个部分,汇集了来自画廊代理艺术家的作品。“邂逅” 第二部分包括了画作、雕塑、装置及纸上作品,跨越画廊的三 个展览空间。
此项目与K11艺术基金会合作呈现,两位白立方艺术 家:西斯特·盖茨(Theaster Gates)与伊伯翰姆·马哈马
(Ibrahim Mahama)的三件重要作品于K11 MUSEA展出至5 月31日。
“邂逅”意味着出乎意料的体验与参与,这也正是该项 目所希望促成的。“邂逅”呈现出艺术家们观念上的相似性、 关联甚至矛盾,通过考察视角的转换,以及对观念形成的深 究,令作品与作品在彼此的“邂逅”之时产生新的对话,从而 焕发出别样的意趣与生机。
白立方底层空间展示了几位富于影响力的欧洲当代艺术 家的创作,包括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安塞姆· 基弗(Anselm Kiefer)等艺术家的作品被置于一处,以多元 化的艺术实践共同探索关乎人类存在的终极命题:身体之存 在、生命与死亡、历史和身份,从而凸显出我们共同的思考与 挣扎:作为人类意味着什么?
画廊一层空间中,米罗斯瓦夫·巴尔卡(Miroslaw Balka)、莫娜·哈透姆(Mona Hatoum)、西斯特·盖茨、伊 伯翰姆·马哈马、弗吉尼亚·奥弗顿(Virginia Overton)与刘 韡的作品反映出相似的艺术语言,在其中,我们熟悉的日用物 品、甚至被丢弃的物品被转换为不寻常的存在。这些艺术家虽 然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展开他们的构思,但都尝试将社 会问题、集体记忆与他们各自独特的艺术实践相联结。
一组来自乔治·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查克·克洛 斯(Chuck Close)和翠西·艾敏(Tracey Emin)的人物画从 一层走廊延伸至最后部分的展厅,勾勒出后现代情境下人物画 传统的不同发展方向,在这些画作中,人物扮演了艺术观念载 体的角色。
在展览最后部分,阿尔·赫尔德(Al Held)与刘韡的抽象 画彼此相对,两位艺术家都通过运用风格化的几何图形创造了 独树一帜的抽象语言。而同一空间中凯里斯·怀恩·埃文斯 (Cerith Wyn Evans)、克里斯蒂安·马克雷(Christian Marclay)以及海姆·斯坦巴克(Haim Steinbach)的作品则 体现了一种共通的美学,即艺术家们将插图、音乐、诗歌和散 文等多种艺术形式引入自己的实践之中。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