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徐渠的艺术实践最具有标识性之处在于,其以冷静的态度面对并展示各种价值体系的流动过程。这些价值体系有时是经济的,有时是关于伦理,又或者地缘政治的。这些被关注的事物经常带有某种残酷性,却在美学上呈现一种疏离的美感。
“教义”是徐渠于天线空间进行的第二次个展,展览将天线空间的场地转变为一个精神和历史的拓扑空间。对于艺术家而言,艺术所提供的知识是透过一种感性的力量来体现,而这种感性的知识映照着的是知识生产的条件。在这个展览中,徐渠思考知识是以思考无知和感性的关系为方式。
展览主要由五组作品构成。为整个展览设定了一个时空框架的绘画装置《易经》,其图像来源于十九世纪末欧洲翻译出版的易经封面和封底。从太平天国早期挪用中西方文化的意识形态建构过程,可见历史上中西文化相互应用、互为文本,并不可消解的状态。《阳台》则将废弃佛像和木雕手臂组装成一系列装置,其结构则参照了中国南方每年过年时阳台上晒的腊肉。而两种不同类型的传统文本:世俗化的传统节庆习俗、以及传统宗教造像两者的美学被强行拼贴在同一个空间构造中,“强调我们可能在世俗生活中的循环因果,同样会发生在完全世俗化的艺术系统中”。
同样将传统信仰作为一种问题意识的,是录像作品《愚昧》。它涉及到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对书籍这种知识传播形式在其它非现代性的知识范畴中的潜在冲突。在这件录像中,艺术家以手重复搓磨纸本印刷的书籍。艺术家试图提问道,我们除了用眼睛观看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方式来对待海量的信息。同时,它也隐隐对应着传统信仰中对视觉以外的感官的强调,并批评着人们对这个原则的误用。展场另外两件作品《张清安》(1949年之后的十位恢复帝制的人)以及《配件》则聚焦在对当代的权力机制之观察,前者强调社会阶层的世代幻觉,“所谓的经验和实验之间的距离”,后者是由108个二手摄像机制作的类似手串的摄像机装置,来源于艺术家对身边一个在警察系统做摄像公务员的观察。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