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我要被崇拜:Andreas Golder

日期:
2011年1月28日 - 2011年4月9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1年1月28日
空间:
麦勒画廊·草场地

展览简介

艺术家: Andreas Golder

“我要看上几百幅形色各异、反差强烈的画,东拿一点,西取几分,”盎格鲁-爱尔兰艺术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在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时曾说过,“这种人为己用就像从别人的盘子里夹东西吃。”安德列亚斯•戈尔德(Andreas Golder,1979年生于俄罗斯艾卡特林内堡,工作生活于柏林)也是这样一位胃口大的艺术家,2010年秋冬之际,他进驻麦勒画廊“艺术家驻地”工作室,在北京大口吞食各种艺术图码,将不同形式的方法挪为己用,为自身的创作添加养料。为了获得最佳的表达,通晓多种语言的人可以轻易地在不同语言间转换自如:同样地,戈尔德的创造能力可以使他自由地适应并结合不同的绘画类型和技法,制造出令人惊奇的成果。戈尔德的创作既在西方绘画史之中,又超越其外,他可以避开任何自我意识的呆板暗示,创作出的绘画和雕塑自然率直,激情而富有见地。

北京麦勒画廊为戈尔德举办个展,呈现他在“驻地”项目期间进行的多产的创作,展览选用了英国摇滚乐队“硬石玫瑰”(The Stone Roses)1991年一首流行的单曲曲名《我要被崇拜》(I WANNA BE ADORED)作为展览标题。戈尔德阴险的混搭策略使得展览给人的印象直接而强烈,但不能把艺术家的实践视为模仿拼贴的习作,那种内行人的玩笑旨在通过随意的引用他人作品而揭露绘画发展的叙事。与之相反,戈尔德用一种讲究方法的热情将绘画不协调的环境中那些互不搭配、时有残缺的部分织就一体,展览中的作品通过强烈的目的明确性和主题统一性缝合在一起。就像弗兰克斯坦制造的怪物,展览中戈尔德画笔下这些扭曲的脸孔和绝望的女神有着共同的、致命的缺陷:急需被爱。

黑色幽默隐秘地贯穿在戈尔德的新作中,他使用的对象尽管、或者恰恰由于其决然的反抗性,试图勾起我们的欲望,某种程度上促发了这种黑色幽默的产生。这些对象狂热地渴望被爱,这使得它们更为可悲。展览中的“小肖像”系列(用艺术家本人的话说)较为典型。画中的人浑身流露着被爱的期冀,坐在戈尔德画布前的他们让人想起互联网上令人作呕的约会网站中张贴的资料照片,为了美化形象而制造的发型神气十足,更显愚蠢,无疑是向伤口上撒了把盐。作品《年轻人,二十多岁,寻觅》(Young Man, Mid-Twenties, Seeks, 2010)讲述了一个糟糕到离谱的网络情缘,《糟妪》(Grandma Kaputt,2010)中的那些老太婆怎么承受得住爱情的变幻莫测。这些离奇怪异的头像展现了一些过往艺术家的风格,比如萨尔瓦多•达利(Salvatore Dali)和弗朗西斯•培根这两位戈尔德的试金石;但许多形象本身更像大卫•林奇(David Lynch)风靡一时的经典之作《橡皮头》(Eraserhead,1976)中造型恶心的畸形儿,装着可爱,腻歪地祈求人们的目光。

戈尔德的雕塑作品恰如画出来的铜塑半身像,一如从画布上直接跳到画廊的空间里(艺术家本人也确实把它们称作3D绘画),让人联想起恐怖电影里拖步而行的半腐僵尸。雕塑的底座与眼平行,灰色的头像伫立其上,恶棍般地排列在画廊里迎接观众,你若想要往返于展览的各个空间,就不得不在这之中穿梭而行。这些雕塑将展览转化为一种完全身临其境的体验,观众无法与戈尔德的创作保持任何舒适的距离。

展览中的五幅大型油画作品或多或少都是基于西方艺术史的经典作品创作而成,如提香的《维纳斯和阿多尼斯》(Venus and Adonis,约1555-1560年)和鲁本斯的《帕里斯的裁决》(The Judgement of Paris,约1632年),这些作品中的对象都受到了戈尔德典型的类型糅合手段的对待。提香和鲁本斯的画表现的是希腊神话故事中讲述的希求他人的欣赏所带来的危险。《帕里斯的裁决》重申了展览的主题,完美实现了戈尔德的目标,告诉人们欲求得到别人欣赏的自大和攀比会带来什么样的悲剧。虽然戈尔德新作中的很多形象都是怪异悚然的,但它们希望得到我们的钟爱,这其中反映出的问题是永恒的,是作为人的我们必须认识到的。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