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生产者:罗荃木个展

日期:
2011年4月21日 - 2011年5月1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1年4月21日
空间:
今日美术馆(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苹果社区4号楼)

展览简介

策展人: 朱朱

艺术家: 罗荃木

前言

朱朱

在绝大多数画面中,生产者们往往围绕着操作台默然地工作,彼此之间既默契又疏离,默契在于他们受制于既定的流程与工序,进而构结了一种集体氛围,但这个集体中的每个人在他们的各司其职中又形成了个体的隔绝感,开展的活动重复而又机械,相互没有交流与对话,仿佛置身于严厉的监督之中。他对他们的面孔与表情的勾勒带有抽象的意味,相对粗大的笔触与适当的细描结合在一起,所呈现的是一张张同样木然、专注的面孔,隐含着肌肉的僵硬与扭曲,甚少具有个人特写的具体感,而他侧重于描绘的是他们在空间中的剪影,是处在相对纵深、开阔的空间之中的群体姿态的凸现。

这种空间的气息很容易令人联想到福柯所谈到的边沁式的“全景敞视主义”,或者,以亨利·勒菲弗(Henri Lefebvre)的话而言,“一门空间的政治学”;不过,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在罗荃木这里并不针对意识形态的规训提出自己的控诉,而是趋于人自身在现实世界中的处境的本真体现;“苦涩”,这是罗荃木对于他笔下的生产者的状态乃至命运的定义,我猜想,他通过这个词以及这些画面想要强调的,是一种卑微的生存状态,一种沉淀于他的记忆深处、结晶于他的经历之中的悲剧情怀,这其中有着宿命的认知,它不趋向于嚎叫与自渎、痛苦的裸露与宣泄,而是具有克己的意味,具有那种艰辛环境之中执着于追求永恒事物的坚忍的奉献精神。

这种描绘无疑也包含了作为生产者的画家的自我写照,画家那种孤寂的、常年埋首于画室之中的状态,那种“苦行”之感,恰好可以与工人们的形象叠合……也许,相对于那种车间的集体劳作氛围,画家对于孤寂感的体味还要更为深切,他在自身工作之中所感知的那个集体也许只是隐形的:一些从前的大师,一些遥远的对话者。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