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设计学院2014年毕业展前言
2014年5月,备受关注的“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生、本科生毕业作品展”终于在南艺美术馆开幕了。设计学院的478名毕业生,在68位指导教师的带领下,以精心设计与制作的近500件作品,面向社会公开展示他们对设计的认识、理解和思考,汇报他们在校求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和成长。
此次毕业作品展涉及设计学科的诸多专业及方向,涵盖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平面设计、信息设计、图像与媒体设计方向,环境设计专业的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服装设计、纺织品设计、时尚设计、服饰展演方向,公共艺术专业的公共艺术、实验艺术方向,工艺美术专业的陶瓷与玻璃艺术、首饰与金属艺术、漆器艺术、纤维艺术方向,以及艺术设计学专业的设计理论、设计策划方向。6个专业17个方向的作品展,在秉承设计学院多年来毕业作品展优良传统的同时,也构成了一些自身的特点:
其一,主题的当代性。许多专业及方向都十分注重设计的主题,这使得本次作品展的主题相当鲜明。而在众多的主题中,当代性明显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关注,围绕当代社会、当代生活、当代设计的一些热点话题展开设计思考。例如,艺术设计学专业的消费文化、日常生活、女性设计、身体与设计;环境设计专业的自然有机体、生物多样性、身体与建筑;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传统与时尚、生命的形态等。这些主题的确立,无疑使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性、观念性和前卫性。
其二,内容的跨界性。许多教师与学生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自觉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设计尝试,寻求专业发展的突破口以及与其他专业的结合点。例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视觉与音乐、信息与建筑、平面设计与综合艺术、平面设计与陶瓷艺术的交叉;工艺美术专业中的陶瓷艺术与书法艺术、纤维艺术与园林艺术的融合;公共艺术专业中的公共艺术与景观设计的合作等。这种跨界的尝试,不仅消解了学科及专业之间的界限,也使作品内容更加具有边缘性、综合性和探索性。
其三,方法的实验性。在设计中强调实验性,这是设计学院教学一贯坚持的方向,它既体现在以往的设计课程中,也反映在本次的作品展中。例如,环境设计专业以参数化设计方法、木构建造技术,对非线性、方盒子、模块化、仿生、微型建筑进行的实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以纸样设计方法与技术,对休闲、时尚、前卫、怀旧服装进行的尝试;公共艺术专业以当代艺术观念与方法,对壁画、雕塑、装置、影像、多媒体等的形式语言进行的探索;工艺美术专业以材料与工艺技术,对包括陶瓷、玻璃、首饰、金属、漆艺、纤维艺术在内的现代性所作的创新。这些方法的实验,使作品面貌大为改观,产生了许多新的样式和形态。
其四,文本的展示性。此次毕业作品展一个新的突破,就是艺术设计学专业首次参加了本届作品展。一般来说,作为理论专业的作品绝大多数是以文字为主的论文或报告,很少有适合于展览的方式出现。然而,设计学的教师与学生面对这种挑战,积极思考文字与图像结合的可能性,经过反复尝试,最终以视频、影像、装置、拼贴、招贴、图表等多种呈现方式,完成了约60万字文字的图像化转译,实现了52个文本的展示性转化。
所有参展作品,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对设计学科的诸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以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形态,为观者提供了一场设计的饕餮盛宴,从中可以感受与体验“南艺设计”教育的办学理念——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詹和平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