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红树林画廊荣幸宣布即将推出林科个展《Photoshop装裱》,此次展览主题来源于林科电脑中一份名为“Photoshop装裱”的电子文件夹,它所存储的是林科于展览的筹备阶段,使用Ps软件为其水彩画作设计装裱效果的演示图,林科称其为“可视化的结果”。本次展览中艺术家将一如既往的采取极具“林科式”的工作方法,为观众呈现艺术家近期以水彩为媒介的数张肖像绘画的“Ps装裱结果”,并采用软件中的图层式工作的逻辑概念,将其展陈于三维空间中。展览将于2022年4月23日至6月11日期间展出。
林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专业,其艺术实践通常基于一台计算机,他长期的各类软件的操作经验逐渐与其思维交叉,由此形成了一套属于林科个人的创作“算法”。也正是得益于这套算法,他的作品总将真实与想象混合在一个体系中,散发着一种在数码世界里独有的冷酷的幽默感,进而产生一种戏拟的乐趣。林科熟稔地操作着Photoshop将诸多日常经验、范式进行数码化复制、重组、再现。于是当这些原信息落入林科复杂、辗转迂回的“算法系统”后尽管正在被抹去其自身的完整性,但也因此获得了诗意般的美学。
Photoshop在林科眼中并不仅仅是数码时代背景下所诞生的一款图像处理软件,他更愿意称其为一间“完美打光的画室”,在这个“画室”里,林科采用“PS”(数码图像编辑)的方式消弱了传统概念中绘画作为主体的存在,并借助客体——装裱,这个在绘画史上一直被忽略却又有特殊地位的概念,将其绘画引入了新的“凝视”之中。
装裱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的“边界”意识的萌芽——观者所处的物理空间与画作空间的界限;画作与陈列其墙面空间的界限。于是装裱的画框成为了画作与外界的缓冲区域。在本次展览中,林科以“嵌套堆叠”的策略来模糊装裱所表征的边界感,意图解构“装裱”原本作为保护画作图像不受外界干扰的这一基本功能,于是这些日常所作的水彩画作以难以察觉的方式从缓冲区逃逸,慢慢地滑入了背景图像中。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金闪
用棍子撬开门,泥地上有两个塑料垃圾桶,一个蓝色的,一个红色的...
201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