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武明中“嗨,慢下来!”

日期:
2014年4月26日 - 2014年6月30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4年4月26日 15:00
空间:
程昕东国际当代艺术空间(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南门)

展览简介

当代艺术家武明中历时4年创作的全新绘画作品,将于2014年4月26日(周六)亮相798程昕东当代国际艺术空间。

从展览主题“嗨,慢下来!”,可以看出武明中对于“快”的质疑。展出的作品,有“听松”、“问石”、“天上人间”、“飞吧——向宋徽宗的瑞鹤致意!”等系列,创作年代2011-2014,在当代语境里传播着复古的意图,在貌似后卫的样子里做着前卫的事情。绘画元素上,武明中继续诠释他的原创——玻璃人,但之前玻璃人里面的葡萄酒色彩已被抽离,人变得空灵轻飘,与松、石、鹤等构成了新的绘画意向,是带有自传体的内省之作,凸显了武明中的艺术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批评家冀少峰在访谈中这样评价武明中的新绘画:“纵观你的艺术之路,你由之前的对消费文化的思考转向了对生命与生存的终极问题的关注,其深刻之处在于发出了一种对“中国问题”的思考与诘问,带来的是一种挥之不去的要求与答疑。”

简 历

武明中

1963年生于河北诼鹿,硕士,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在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学院做访问学者。

展览:

个展

2014 嗨,慢下来!——武明中个展 程昕东国际艺术空间 中国

2011 嗨,2011——武明中个展 Leeahn 画廊 韩国

2009 虚假的真实——武明中个展 今日美术馆 中国

2007 嗨,小心!——武明中个展 程昕东国际艺术空间 中国

内爆——武明中作品收藏展 北京空间画廊 中国

2006 中国报道—武明中油画作品展 798先锋画廊 美国

2004 武明中赴列宾美术学院访学作品展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 中国

主要群展

2012 再历史—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 深圳美术馆 中国

2010 调节器—第二届今日文献展 今日美术馆 中国

改造历史—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 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中国

2009 北京-哈瓦那 ——新中国当代艺术革命 古巴国家美术馆 古巴

历史的图像—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 深圳美术馆 中国

讲•述——2009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 台湾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

2008 快城快客—第七届上海双年展 上海美术馆 中国

第三届西班牙塞利维亚双年展 西班牙

北京—雅典,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 雅典国家艺术中心 希腊

向上—中国当代艺术展 新加坡美术馆 新加坡

2007 抱川亚洲双年展2007 抱川 韩国

“潜流——新亚洲浪潮”当代艺术展 ZKM当代艺术博物馆 卡尔斯鲁厄 德国

浮游——中国艺术新一代 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 首尔 韩国

2005 着陆现实—中国当代艺术展 首尔艺术中心 韩国

2003 第三届中国油画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今日中国美术大展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北京

进道若退:武明中要复古吗?

——冀少峰与武明中的一次交谈

时间:2014年3月2日

地点:北京武明中工作室

冀少峰:

这批新作,反映了你现阶段的一种思考,一种文化关注点。前一阶段的作品有一种锐气,很锐利,把当代艺术最本质性的东西表达出来了。你画的玻璃人是一个原创,前人没有做过,很独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知。这批新作,我觉得是你四年来自我调整的一种状态。看到画面中的松石,针对这种心态的调整和艺术状态的变化,我想,你是不是要复古?

武明中:

你用了复古这个词,高妙!我们需要复古,更需要开今。

冀少峰:

其实复古也不是保守的意思,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方式、文化关注点都会发生些变化,这和一种生命状态、个人精力、身体状态、心态都有关系。

在你的新作中,你用了一个很中国的元素,表达了一个很当代的社会问题。你披着一个复古的假象,又在质疑现代性的问题。这是对今天的人类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的一种质疑,以及在传统元素表象背后的一个深层次思考。其实你的批判精神还是很明确的,只是含蓄了点儿。

武明中:

嗯,角度有些不同,批判和质疑一直贯穿在我的作品中。

冀少峰:

你也批判,但是在很柔和的讲这个问题,说复古也好,转向也好,其实你自觉不自觉触及到了传统文化的核心。你是怎么产生的这种想法,是自然而然的变,还是有意识去寻找这种变化?

武明中:

机缘,命该如此吧,还有大势,都有。2010年生病,由于治疗,有时会气力不足,有奄奄一息之感,躺在床上,感觉到生命很轻,很空。看着窗外的树,觉得人不如一棵树,树可以活几百上千年,人就几十年。以前我画的玻璃人里面画着葡萄酒的色彩,现在,人是空的轻的,松石是红的,能量转换了,这符合我的内心感受和需要,感觉自己空了,需要能量,需要自然的能量,听松问石也就是听听问问松石说些什么。

回想起来,我的作品在创作之初,总是由痛引起的。2002年开始在画布上画玻璃人,起因是心痛,当然不是心脏痛,而是由情感伤痛引起的心痛,是对人与人关系脆弱易碎的伤痛体验,命运使然,给我那样的经历,给我创造之源。有张画题目叫“爱能持续多久?”就是一种追问,是那个时期的表达之一。2010年的病痛,受到死亡的威胁,也让我早早地有了生死的身心体会。

我的作品不像蒙克那样,以画面的伤痛气息直接表现痛,而是在画面的赏心悦目里化解痛。

冀少峰:

这种感觉挺高级的,达到这个程度太难了。个人化就是原创,不可重复性的高级之处就出来了。

武明中:

随遇而为吧。

冀少峰:

你在寻找一种从传统出发但又超越了传统的当代叙述方式。你把听松问石、打坐这一日常现实置于当代视觉经验中,在保留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又有着表现主义的激情。

你以前对这种传统的东西有没有迷恋?

武明中:

不迷恋,但一直有触及。我在少年时临摹“芥子园画传”,青年时读“老庄”、儒啊佛的,中国画论什么的,那时理解不了多少,没体验。上世纪90年代初还画过几张中国意味的作品,比如“养生”、“菩提的咏唱”,现在看来那时只是一个缺少体验不成型的念头而已。1999年在“保鲜期一万年”这幅画里还使用了吴昌硕的寿桃。此外,也写过一些文字的东西,比如2005年的“告别油画民族化大演练!”,2009年的“下一步:中国式国际艺术的可能”,对于传统的东西一直没有停止过思考。

机缘到了,年龄也到了,有些东西就自然开始显型了,需要顺应这些变化。

冀少峰:

纵观你的艺术之路,你由之前的对消费文化的思考转向了对生命与生存的终极问题的关注,其深刻之处在于发出了一种对“中国问题”的思考与诘问,带来的是一种挥之不去的要求与答疑。其实你是在质疑我们的发展方式和生存方式,你的目的还是希望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这恰恰是一个中国问题,即中国未来发展向何处去。

武明中:

大家都需要回应解决这样的问题,中国艺术家需要有自己的艺术创见,中国也需要做出对世界文明有贡献的事。

冀少峰:

这个讨论点很有意思,我也一直在困惑,就是今天的中国能给人类文明贡献什么?

武明中:

你说得挺对的,中国在近现代对世界文明真是没有什么贡献,但我想,中国文化对世界会有贡献的,因为新的人类文明形态需要中国文化的智慧。

比如说意大利文艺复兴,这也涉及到你刚才讲的复古,文艺复兴看上去是对古希腊罗马的复兴,但重要的不是这些,重要的是给世界带来了人文主义,由此引发了理性主义的出现,还有科学和民主的东西,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价值,人类逐步进入了一个工业文明时代。你看,人类从狩猎文明到农牧文明再到我们现代的工业文明一步步走来,我想下一步啊,人类文明的形态应该走向生态文明,这个文明就是要想到怎样更好地适合人的生存。工业文明好的东西有目共睹,但我们还需要重新审视、质疑工业文明或者信息社会的价值所带来的问题,比如快、效率至上,迷信科技,破坏生态,搞的大家生活一点也不从容,很紧张。

在我看来,人类文明的形态没有好与不好,先进不先进的,只是不同而已,我们不比古人更幸福。文明形态的长短也是适者生存的结果,都有气数,农牧文明几千年,工业文明几百年,生态文明也许会比农牧文明更漫长,这是我的想象啊。把中国古代文化适合人生存的价值提取出来,当然重要的是创造性地引发新的生态文明价值,这是复古的意义,也是老子“进道若退”的智慧所在。

冀少峰:

你说这个让我很受启发,我们的未来之路在哪儿?这个未来就是如何可持续,更生态,更合理。

武明中:

现代人的思维出现了问题,就是对“快”的认同,人类得了“快”节奏病。所以,这次展览的题目啊,叫“嗨,慢下来!”

冀少峰:

“嗨,慢下来!”很有趣,我喜欢“慢生活”。

武明中:

对,“慢生活”。以前我的个展叫:“嗨,小心!”,这次叫“嗨,慢下来!”,希望人们的节奏能够慢下来。

冀少峰:

保持这么一种上下文联系很有意思。

武明中:

对,一种联系。就是慢下来要干什么?有一个美国人写了一本书,名字叫《通往伊斯特兰之旅》,里边讲到印第安人有这么一个习惯,走三天路,要歇一天。为什么要歇一天呢?是要让灵魂跟上。我们现在的灵魂在哪儿呢?天天狂走,不知道停下来,是吧,哈哈,所以要慢下来。

冀少峰:

慢下来确实是对的。因为我们普遍都有焦虑。但是究竟为什么焦虑,当我们尽享现代化成果的时候,反倒谁都很焦虑,谁都不从容。这就是我们今天社会的症结。

武明中:

所以说,现在要找到一个新的生存方式,这个生存方式就是让大家缓解下来。

冀少峰:

调整是对的,今天看了还是很惊讶。变了,思考的深度比以前更深了,又有那种“四两拨千斤”的感觉。在一个非常闲适随意的表达当中,把一个深刻的社会话题,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话题、生存方式表现出来了。

这批作品按学理上分析有两点,一个是跟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从去传统到再传统有关联。还有一个就是去中国化到再中国化的一个问题。你这些作品就是在这个讨论的语境当中。其实你不是真正去复古,虽然视觉图像中出现了松树这些传统元素,但你是超越传统,你是从传统中走出来再把传统给超越了。再中国化是一个未来发展的问题,也是一个中国未来发展路径的问题。

你这种内省的发自内心的去想这个问题,而且是真正静下来想的人,现在还不多。

武明中:

我这个静,还远远不够。

2014年3月2日下午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