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Yinka Shonibare MBE:梦想变富

日期:
2013年11月19日 - 2014年1月9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3年11月18日
空间:
艺术门画廊
艺术家:
Yinka Shonibare MBE

展览简介

2013年11月18日 -艺术门画廊今日隆重揭幕著名尼日利亚裔英籍艺术家Yinka Shonibare MBE 的香港首个个展《梦想变富》,展览将于明天对公众开放。 Shonibare于此次展览呈现的新作品表达了他对香港现代社会劳工、权力和财富相互关系的看法,并延续他对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探索。

展览《梦想变富》以典型的华丽和丰富色彩批判财富,同时承认社会与它的共谋。 Shonibare对文化和国家定义的质疑尤其与香港处于中国和英国殖民主义的双重影响和冲突身份相关。此次展览对香港社会的奢侈品崇拜,以及奢侈品如何变成传达社会身份的媒介进行了一次社会化的评论。

展览的重点作品《蛋糕人》是一个真人大小、身穿精致维多利亚式裙装的贵族雕塑,此裙装由Shonibare标志性的荷兰蜡印非洲蜡染布制成,其印度尼西亚式的设计反映出亚洲大陆的殖民经历。这些材料涉及欧洲在非洲的殖民历史,在此次展览中则意在对比非洲和中国殖民权贵的不同观点。

《蛋糕人》通过描绘一个双膝下跪、小心翼翼地平衡着背上五颜六色蛋糕塔的人,将繁重劳动颠覆为一幅颓废的图像。 Shonibare以此重构权力的象征和意义,并且尖锐地呈现出所有渴望成功和富有的社会所面临的矛盾:巨大财富的积累过程势必依赖劳工阶层的无数艰辛。

艺术家尤其感兴趣的是生存如何变得贪婪和过度,其或欢呼雀跃、或摇摆在悬挂于画廊墙面椅子的《香槟小孩》系列雕塑作品,进一步表现出Shonibare最近对部分地区导致当前经济危机的腐败、穷奢极侈和纵乐的质疑。

与《蛋糕人》同时展出的这些真人大小、喝醉了的贵族青年雕塑,呈现出一幅奢华、过度放纵的狂欢派对,让走进画廊的观众亦浸于其中。 Shonibare多次在其作品中去除雕塑人物的头部,暗示着十八世纪法国贵族由于奢靡和腐败而走向断头台的命运。此次展览作品中,人物的头部代之以印有金融数据的圆球体,这与摇摆着、姿势夸张丰富的香槟小孩雕塑一起对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的某些金融家的过度贪婪提出强烈的指责。

此次展览对当下社会商品崇拜的探索,在最新创作的墙面装置作品《Hong Kong Toy Painting》得到进一步的体现。这件装置长达六米,并包含27幅圆形绘画作品。每一个圆形的画布被绘成黑色和金色,并用这两种颜色的电线把于香港搜集的玩具安装于画布上。一同展出的还有五幅大型纸上拼贴新作,运用了金箔、《金融时报》剪报、花形的蜡染织物和奢侈品杂志封面等素材,Shonibare对香港经济和对奢侈品普遍欲望的反思让人联想起围绕着财富和权力、贫穷和危险的矛盾,如果大胆梦想变富,可能会失去头颅;如果不梦想变富,则可能陷于贫困的危机中。

艺术门画廊国际总监Althea Viafora-Kress表示:「Shonibare以其艺术改变了画廊的空间。他着装完美的雕塑形象对财富和政治提出了尖刻批评,鼓励我们去思考两者如何影响我们的个人生活。我们非常荣幸呈献Shonibare在香港的首个个展,我相信此次展览在这个具有迷人殖民历史的城市必定会引起特殊的回响」。

Yinka Shonibare

Yinka Shonibare MBE 出生于英国伦敦,三岁时移居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Lagos)。他后来返回伦敦,曾在Byam Shaw College(现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学习美术,并获得Goldsmiths College艺术硕士学位,毕业时他是“年轻英国艺术家” (Young British Artists)成员之一。他目前生活和工作于伦敦东区。在过去十年中,Shonibare以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中对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探索而闻名,他的作品通过多种媒介不仅探寻这些主题,也涉及到种族和阶级的问题。他以糅合西方艺术历史和文学的方式,质询当代集体身份是如何构成的。 Shonibare把自己称为“后殖民时代”混种,不断地质疑着文化、国家的定义和身份。

Shonibare于2004年获得Turner Prize提名,并被授予大英帝国员佐勋章(MBE),他将此荣誉加于自己的正式名字之后。 2002年,Okwui Enwezor委托他为第十届德国文献展创作其最著名的作品《Gallantry and Criminal Conversation》, Shonibare藉此登上国际舞台。他的作品曾于威尼斯双年展以及世界众多著名美术馆展出。 2008年9月,悉尼当代艺术美术馆举办了他艺术生涯中期回顾展,此展览于2009年6月巡回至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展出,并于同年 10月于华盛顿史密森尼学院(Smithsonian Institution)展出。 2010年,他受委托创作第一件公共艺术作品《Nelson's Ship in a Bottle》,并展示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第四基柱上。 2013年的重要展览包括于丹麦哥本哈根GL Strand和英国约克郡雕塑公园举办的《FABRIC-ATION》。 2014年,他将于德国柏林Blain|Southern,以及美国费城The Barnes Foundation举办展览。

艺术门

艺术门由林明珠创立。艺术门透过在香港、上海和将于稍后开幕的新加坡吉门营房画廊空间举办独具匠心的展览,促进东西方的跨文化交流,并在融入到本土的艺术圈的同时吸引更多国际观众。

艺术门透过举办一系列高质素的展览节目,致力推广重新审视中国当代艺术哲学与理念的中国艺术家,同时亦举办国际著名艺术家的重要展览。艺术门于今年的强势展览阵容包括Jim Lambie、Jenny Holzer、朱金石等艺术家的个展。

对比窗(Pearl Lam Design)呈献包括André Dubreuil、Maarten Baas、Mattia Bonetti及Studio Makkink & Bey在内的国际知名及新晋设计师。画廊鼓励他们将中国五千年的传统艺术与传统工艺制作技术糅合和突破,创作出能反映其在华经历的新作。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