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摸黑
艺术家:于艾君
策展人:棉布
主办:在3画廊
开幕:2017年8月19日 周六 16:00
展期:2017.8.19——2017.9.16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南皋路129号塑料三厂文化创意园·在3画廊教堂空间
北京在3画廊非常荣幸的宣布将于2017年8月19日举办于艾君个展:摸黑。
艺术家于艾君说,这个展览讨论绘画在尴尬层面的、别的可能性。这一可能性并不来自于绘画的内部。在如今这个风格主义流行、图像信息泛滥却又想象力贫乏的时代,绘画的可能性与价值在哪?
于艾君的作品,刻意的回避视觉性的制造,转向找寻气质、情感与陌生性。他工作和生活的鲁美,有一种讲故事的氛围,这也暗含于他的作品中,使得观者总想透过笔触看到作品和现实以及文本的关联,但他并不固定画布,那样松散着操作,仿佛对媒介有一种任意操纵的意图,假如,这是一种超现实主义方式,而这一点显而易见的属于他气质的层面,并打动我。
由于他的才华,以及多年来不间断的在绘画语言层面上的实验,使得于艾君在他内在的意愿中仿佛有些不耐烦,从他个人的角度看,仿佛他在和“架上”这件事有种竞争,而他对于绘画自身是那么的诚实,每一幅画仿佛都想洞察什么而不一定还要表现什么,不过,在我的眼里由于松散的媒介特质,他的作品不可救药的散发着诗意。
其实生活在这个时代的画家并不那么走运,不过,在于艾君的精神里,他不抓那些细枝末节,而着重于自我的整体性,在这个意义上他的绘画是抽象的又是新媒介的,所以从他本人的发展角度,基于这一内在价值,他的地位和价值都处在巨大的可能性和成熟的表情。
不管绘画到了今天是多么的问题和末世的悲观主义,北京都是非常重要的城市,于艾君在这样一个活跃的城市里迈出的任何一步都是高级的范畴,更何况是在在3画廊那个充满实验感的,难以用架上驾驭的教堂空间叙事,他似乎在异常活跃的超越媒介,但又经典的遵从美术史的本质和进展。
不过,就像世界上所有杰出的画家一样,于艾君也在寻求从貌似被遗弃的媒介,向诗意的逃逸,更进一步,毫无疑问,他又主观的把展览空间视为媒介的拓展,这样一来,他在此复活了之前无助的绘画。
棉布 在3画廊艺术总监
2017年7月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