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艺术家:
卡娜,韩青臻 ,廖斐 ,刘雨佳 ,刘张铂泷,致颖,石至莹,姚清妹 ,Yorkson
展览开幕:2017年8月5日下午4点
展览时间:2017年8月5日至9月16日
展览地点: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第一空间
A Chemical Love Story作为标题,最初来自一本书的名字——关于致幻剂的一部著作。
通过化学合成制品,在人体的内部攻克自我,让那些不真实的信息绕开视网膜及所有的感官,直抵大脑皮层。感官会因此变得敏感,整个人的节奏感也随之变得强烈。这类药品往往伴随着严重的副作用而存在,但很多人依然乐此不疲。人类所有工具的发明都是为了解放肉身,一种从外部介入身体的方式完成了对人类懒惰或者贪婪的本性的放逐,相比之下,药物通过与血液的化学反应而制造出的身心的放逐则在道德上处于下风。一方面是对自身显而易见的伤害,然后也可能因为这个行为的取悦仅局限于个体,作为一个公共化社会系统,无法接纳这种自我消费和放逐的形式。
在外部世界,数字技术是另一种由外而内干预社会行为模式的工具化产物,与药物不同的是,她必须通过感官抵达大脑,营建虚拟世界。但与此同时又是一种“凯恩斯主义”式的方式制造出集体需求,影响整个社会群体,制造出一种以社交平台为典型象征的集体“致幻”,虽然大多数时候这种行为看起来非常愚蠢,但愚蠢并不致命。如果在一个半封闭的社会系统里,即便放弃VPN,人们仍然可以通过网络的社交平台获得灵魂释放的freestyle,甚至包括小粉红远征脸书之类的真实的现代奇幻。集体主义下的众生在所有的常见的和肤浅的“洗脑模式”下制造出幻觉,即便知道是假的也必须强迫自己相信,并籍此对抗自我虚弱。
艺术家们也必须顺应这种集体幻觉——艺术家的任务之一就是制造幻觉,要么是集体主义幻觉,要么是国际化幻觉,还有行动派的幻觉和政治正确的幻觉......今天的艺术家制造幻觉的能力超越了前辈。虽然无法定论这一点来自于娴熟的技艺或者真知灼见,但显然最年轻的一代的艺术家更需要幻觉。整个的艺术系统也需要一个“幻觉制造”的梦工厂:那种混杂了北京的尘土味或者上海弄堂洗衣粉味的国际化幻觉,裹挟着对三线城市巨大向心力的成功学幻觉。在等级森严的艺术行业的鄙视链的每一个节点的个体,都换揣着不同配比的自信和自卑,继续为那份幻觉工作。今天的艺术的就好像致幻剂那样,缺乏道德感,但却是一种内在需求。
文/卞卡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