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中国艺术家(按拼音首字母排序)
陈琦 陈劭雄 蔡远河 广军
黄洋 金洪钢 康宁 焦磊
李昶 李帆 刘京 李晓巧
李亚平 孟禄丁 邱志杰 孙逊
苏新平 吴俊勇 文中言 徐冰
伊德尔 杨宏伟 杨勇 张文超
国际艺术家(按首字母排序)
Andy Arnovitz(以色列)
Bang Inhee(韩国)
Chutchawan Wannapo(泰国)
Ema Shin(日本)
Krack!团队(印度尼西亚)
Keisuke Yamamoto(日本)
Niga Sayyed(巴基斯坦)
Preeti Sood(印度)
Sonoyama Harumi(日本)
Uma Shankar Shah(尼泊尔)
Yujin Lee(韩国)
“亚洲”作为一个文化概念,指代着一个地理空间的同时,也标示着一种历史和文化身份上的认同。亚洲作为一个共同体被提出,实际上是来自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压迫。近百年来的“西学东渐”蚕食着诸多地域原始文化的同时,也迫使另一种文化的因子——“东方性”凸显出来。亚洲传统价值与现代化生活的割裂、传统的认知结构与当下快速流动的人口迁徙和社会意识的分离,在将人们观念的焦点凝聚在文化的坚持和身份的认同上的同时,也造就了人们对亚洲内部的各种文化差异的忽略。
文学艺术素来是思想的一面镜子,版画亦然。版画自20世纪初期引入中国,本身即带着浓厚的思想启蒙的意识形态色彩,其后经历了本土化和民族化的演进过程,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新的一轮西方当代艺术思潮的影响下,形成了既异于传统又别于西方的当代形态。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版画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的路径虽各不相同,但其基于西学影响下的传统嬗变以及不约而同的东方性努力却是不言而喻的,且在时间和表现上呈现着某些同一性。
反殖民主义话语和文化研究并非一个鲜近的课题,20世纪80年代初起即已经进入艺术领域,《Third Text》杂志从1987年发行伊始,就致力于讨论有关当代艺术的殖民主义历史、反欧洲中心主义等前沿问题。亚洲的其他国家如新加坡的“新亚洲频道”等,也力求通过对“亚洲价值”的确认,来探求全球化社会政治经济框架下,亚洲的文化归属以及身份等问题…
当下艺术百花园中,版画是一个有意味的存在。作为一个有着很强的文化适应性、杂糅着东西方文化因子的混血儿,版画理应成为孕育东西方文化问题的温床。然而或许是多年来对于“技术问题”的持重,遮蔽了版画本质上的文化属性,也同样导致了批评界对于版画实践中除却技术以外的文化诉求的漠视。
因此在此次展览中,我们希望通过对于亚洲区域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当代版画作品的研究和展示,探讨当下亚洲传统文化基因的改组及重建,以及在欧美主导的世界文化格局中,亚洲主体性文化身份如何构建的设想。在此次展览中,我们也希望借助艺术的力量,聚合亚洲各国对于文化现状的思考,以一种艺术互动的方式弥合地域限制所带来的隔阂,为亚洲区域版画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